正文 078、和平年代

小说:重返激情年代  作者:白鹤梁
    既然老温消息这么灵通,雄耀武跟童建国的关系搞不好他也知道了。
    不会是想让我帮忙吧?
    老温的倒烟的营生比手套换包可严重多了。
    要真出了什么事,雄耀武恐怕也帮不上。
    想来想去,童建国还是决定去拜访一下。
    不管怎么样,人家送鸡蛋过来就是份儿人情。
    第二天,童建国抽空来到红塔,找到温永贵家。
    温永贵不在家,还好没出远门,家人叫了一下,他便匆忙回来了。
    “老弟,你来了!”
    “哈哈,温大哥好!”
    温永贵轻轻给了童建国一拳:“你小子!结婚、生孩子都不告诉我一声。”
    “哈哈,最近一大堆事儿都赶上一块儿了,就没来得及告诉你。”
    童建国知道温永贵只是随口客套而已。
    即便回答的有些敷衍,温永贵也不会在意。
    “听说你最近开厂子了?”
    “是啊,都快一年了。”
    “干的不错啊。”
    “马马虎虎,你怎么样啊?还干那个吗?”
    “当然不干了……”
    其实,童建国看老温的脸色就猜出他已经不倒烟了,应该是在跑什么更稳妥的买卖。
    “看来有大生意啊!”
    “哪有啊,咱哪有那个实力。”
    “您还没实力啊,老江湖了……”
    “唉,其实小买卖倒是有一个。”
    “啥买卖?说说看。”
    “你知道咱红塔这边出水果。”
    “是啊,整个辽西辽南就属你们水果好。桃子、苹果、樱桃……”
    “还有杏儿、李子,好些呢。”
    “我明白了,你是想搞果脯加工?”
    “嗯,这也是将来考虑的。”
    “莫非是搞罐头?”
    “哈哈,猜对了,您看行吗?”
    “当然行了,必须行。”
    像水果罐头、果脯这类东西若干年后已经没太大市场了。
    因为交通运输太发达。
    杨贵妃不敢想的事轻松实现了。
    谁还吃罐头干啥。
    但眼下不同,运输不发达,想吃口鲜的太难,罐头就成了最好的替代品。
    “尤其黄桃罐头,咱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做。”
    “好啊!有群众基础!”
    “您觉得这个买卖能行吗?”
    “必须行啊!”
    “嗯,村子里也支持我,眼下给我划拨了一块儿地皮,我正准备干呢!”
    “好!需要我帮忙吗?”
    “要是您肯帮忙就太好了!我认识这些人里还真没几个懂生意的。”
    “嗯!那就算我一个!”
    “谢谢!太谢谢了!”
    “怎么样?你打算投资多少?”
    “要不了多少钱,顶多盖点厂房啥的。”
    “两三万差不多吧?”
    “哪用那么多?支几口大锅,招呼村子里几个会干这个的老娘们儿,就直接开工了。说老实话,我手里的五六千块钱都差不多了。”
    “罐头瓶盖儿使手拧上去啊?”
    “对啊,咱家家户户都是这么干的。拧完了再跟锅里蒸一蒸,就能保持真空状态了。”
    “保质期能多长时间?”
    “要是挑剔的话,两三个月也没问题。”
    “两三个月可不成。怎么得有半年甚至一两年的保质期。”
    “要那么久啊?”
    “那当然了,看来你不常吃罐头啊。”
    “咱乡下人哪有机会吃罐头。”
    “估计得用半自动的压盖儿机,还得有密封胶垫儿,那样才压得严实。”
    “那种机器我倒是见过,得一两万呢。”
    “没问题!咱要干就像样点,不敢说一步到位吧,起码得有点规模。不然下去推销时,也没底气啊。”
    “嗯,您说的对!”
    投资罐头厂,童建国手里的贷款也算有了出路,不用睡大觉了。
    正好箱包厂也在建设,两边就一起开工了。
    出院回来后,赵君也开始进入坐月子模式了。
    而且每天都得跟两边的老人打游击。
    “快!妈好像来了!”
    听赵君喊着,童建国赶紧跳起来把窗户关掉了。
    毕馥丽走进来,四下看看,吸了吸鼻子。
    “刚才是不是又开窗户了?”
    “没有啊。”
    童建国和赵君面面相觑。
    毕馥丽皱起眉头:“这窗户缝儿太大,实在不行就用报纸糊上吧。”
    “别,别,没事儿的。”
    连毕馥丽这样医生出身的人都这么愚昧。
    可想而知当下其他人对女性坐月子的事儿是多么保守、顽固。
    不能透风还好说,不能洗澡可真要了命了。
    赵君这么爱干净的人,头一天从医院回来就想洗澡。
    实在没办法,只好童建国给她擦了擦。
    “哎哟!醒了啊!让姥姥好好看看!”
    毕淑珍哄逗着孩子。
    刚生那会儿,童建国看一眼,觉得儿子丑爆了。
    抱回家后,却是一天一个样儿,眼瞅着越来越好看了。
    真像医院里的护士说得那样,是个小帅哥呢!
    “今天吃了多少个鸡蛋?”
    “十几个有了,是不是君君?”
    “哦……”
    “怎么得吃二三十个,你看你还这么瘦。”
    “不瘦,那啥,宝贝儿每天都吃的挺饱。”
    “哈哈,这随我,量大管饱。”
    一天二三十个鸡蛋,胆固醇得升多少啊?
    那不赶上袁大头了吗?
    袁大头要不是每天二三十个鸡蛋那么造,保不齐能活到九十岁,历史都得改写了。
    孩子这边儿刚会认人呢,叶淑珍那边便忙活起来。
    缝纫机每天“噔噔”响。
    小孩儿的鞋子、小孩儿的衣服,都做了两身了。
    “做那么多干嘛?”
    “到时候就不嫌多了,还有你妹呢,建军回来也得抓紧时间……”
    童华章点头:“嗯,看这情形,这仗很快就要结束了,建军也该回来了。”
    “等建军回来时,你们都劝劝他。就算能提干也别在部队待着了。谁能想到和平年代还得上战场。”
    “是啊,回来肯定能进公检法。”
    “我这段时间已经跟老隋家、老曹家打好招呼了,等建军回来就赶紧帮他介绍对象。”
    老爸老妈在那里兴致勃勃地计划着,童建国却心情复杂。
    他们显然没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
    童建国虽然也是头次经历这个时期,但上一世从报纸杂志互联网上还是多少了解点当下的情况。
    战事结束后,越方宣称歼敌3万人。
    我方某行业报宣称牺牲4000人。
    某军区后勤部的工作总结中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军共牺牲6954人,伤1400多人,尤其是2月17、1日两天伤亡达4000人。
    不知老弟能不能在这次战事中幸存下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