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 挑拨

小说:堂哥中举之后  作者:爱调皮的松鼠
    ……
    兵部尚书虽说是兵部里的老大哥,可信王带来的人马,兵部并没有资格管理。
    没有管理权就算了,那些人的军饷月例,却是还要兵部来发放。
    久安帝迎接信王之时,生怕对方直取京城,对于这种小事几乎是点头答应。哪怕这事儿很不合规矩。
    久安帝答应得痛快,可兵部这边却不好受。
    本朝的兵部本就形同虚设,上面的人用兵,甚至都不需要兵部尚书签发指令。
    京兆尹没有经过兵部许可,培养了许多人手,用以维护京城治安。
    皇宫之内,又有一个作为久安帝亲信的卫介,统领着护卫皇宫的御林军,甚至久安帝还将兵部各个大小武将的直接指挥权给了卫介。
    要知道,那些人是兵部在募兵制盛行的当下挑选和训练出的,原本应该是到用兵之时,由久安帝下令拟订人选,从众多武将中挑出一个元帅,再由那个人带着皇帝旨令来到兵部,经过兵部尚书等一干高层商议过后,再决定要不要签发。
    若是觉得人数要求过多,或者是某些方面不合理,还能够拖一拖,等到次日早朝时再与百官上奏劝诫皇帝。
    这样做才是正统的合规矩的做法。
    可现在有信王、卫介、京兆尹三人手上握有兵权,京兆尹可以无视,信王和卫介,却过于放肆了。
    特别是信王。
    兵部尚书盯着面前这个持着信王印章,要来调兵遣将的少年。
    毛还没长齐呢,懂什么是兵法吗?
    带这么多人在京城,是要造反不成?
    可看着少年手上的印章,兵部尚书明白自己没有阻拦对方的权力。
    “唉!这天下迟早是要乱的的啊!”
    兵部尚书摇了摇头,暗暗叹气。
    王曲向他打了招呼,又招了人来带路,便径直往校场去了。
    京城里的校场,那是给皇帝以及龙子龙孙们来演习的,地方不大,肯定不可能容纳得下所有兵卒。
    所以大部分是安置在郊边那里训练,京城里的校场也留有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
    王曲跟着兵部的人来到后面的校场,这才知道信王带来的人马,大多在郊边。
    留在兵部里点卯的,只有十个。
    “十个!”
    王曲失去了笑容。
    信王早有防备,不会让他真的领着三千人马,在京城里招眼。
    毕竟闹出这样大的动静,久安帝可能坐不住了,要急着除掉信王。
    王曲就是想借此逼迫信王早做决定,早些登基,除掉久安帝和秦王。
    到时候敌人只剩下如侧妃与杨承文这母子俩,比现在的形势无疑要好上许多。
    可信王有了防备,只留着这十个给他。
    王曲不可能带着这点人手去京郊,秦王的虎视眈眈,以及态度不明确的久安帝,甚至就连背后靠着京兆尹的如侧妃母子,他们每一方都具备阻杀王曲的实力。
    “十个就十个吧!总好过没有!”王曲叹了叹。
    只要他还在京城,秦王以及杨承文就绝不敢明目张胆的派大队人马来害他。
    身边有十来个人也足够了。信王府里的侍卫也不少,不过那些侍卫里面,还不知有多少是被杨承文渗透的,王曲并不敢真的放心。
    而即便有着许多人庇护,他也依旧是不安全的。
    秦王和杨承文若要办事,多少得遮遮掩掩。
    唯有久安帝,哪怕他真的指挥了卫介率人杀过来,王曲并不觉得信王会为了自己和他去翻脸。
    说到底,还是信王称病一事,已让许多人蠢蠢欲动。
    “偏偏在这时候!”
    王曲带着十个步兵,整整齐齐的回了信王府。
    这本是他逼迫信王夺位的好时机,还能趁机闹出点事情好在此地立足。
    可是信王这一手,王曲着实看不过眼。
    “要不然把府里侍卫全调过来保护我?就不信王府空荡荡的没有侍卫,信王还能坐得住!”他放肆的想着,随后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一旦如侧妃趁机安排她哥哥的人手,将府尹大人的手下安插在信王府,自己的处境只会更加糟糕!
    十个人也勉强够用了吧!
    他内心安慰自己。
    兵部尚书目送他带着人离开,叹了口气,慢慢出来,走到兵部门口,看着上面的匾额,只觉得一阵无力。
    连个黄口小儿都不将他放在眼里,这世道,还能太平吗?
    另一边……
    信王府里,杨承文和如侧妃又来到了杨宝柱被禁足的院子里。
    “小王爷,来!这是我特意吩咐厨房做的燕窝莲子羹,是给你补身子的!趁热吃吧!”
    如侧妃令丫鬟将那一碗绿色的糊糊送到了杨宝柱面前。
    大冬天哪来的莲子,这不过山药配上劣质燕窝,又往里面添了水的玩意儿。
    只要杨宝柱长期服用,总归会有发作的那一天。
    如侧妃与杨承文互视一眼,皆是露出了笑意。
    杨宝柱却是大口大口的端起碗吃着,不小心将粥弄到桌面时,瞧见杨承文与如侧妃正在注视他,便是低头在桌面舔了舔,将掉到桌面的粥羹吮食干净。
    在王家时,母亲李氏曾帮他捡起掉地上的一块肉,却被他扔开。
    如今置身于陌生地方,又在杨承文和如侧妃的注视下,他想表现得懂事听话,故而没等他们发话,便自己自觉的做完了这一切。
    如侧妃只觉得心里一阵反胃。
    杨承文也是略微恶寒的挪了挪椅子。
    久久沉静过后,如侧妃才措好了词,夸赞道:“小王爷真是节俭,想必以前在王家的时候,过得不好吧!真是天见可怜的,幸亏回了家!”
    杨宝柱有些心虚,眼睛转了转,“没,没什么,就是没天下地干活而已!”
    “啊?你在王家还需要干活?!”如侧妃激动的站起来,更是拿着手帕抹了抹眼角并不存在的泪水:“这王家可真是大胆!”
    “竟敢让皇室子弟给他们干活,真是活腻了!”
    ……
    如侧妃以及杨承文二人搭腔,直将王家贬得一无是处。
    原本尚有些心虚的杨宝柱,听了他们的话,顿时觉得自己不干活也是对的。
    “那个王曲呢?他对你怎么样?上回你被王爷罚禁足,怎么也不见他出来求情呀?”如侧妃说道。
    “那个王曲就不是个东西!”
    “他还老说小王爷的坏话呢!”
    “奴婢可还听说,王曲在私底下说,小王爷是在他家里长大的,没有王家就没有小王爷,说您合该给他当牛做马一辈子!”
    如侧妃身后带来的那些个随身丫鬟,你一言我一句,叽叽喳喳的说着。
    “他真是这么说的?”杨宝柱脸色黑了。
    “可不是!这人忒没有感恩之心,沾了您的光才有机会来的京城,还要当官了?字都不识几个……可不成了笑话!”
    其中的一个丫鬟笑道。
    “你这丫头呀!就是多嘴!”如侧妃嘴上责怪,心中却是十分满意这丫鬟的聪慧,又顺势和杨宝柱说了一通大道理:“唉!这叫知人知面不知心啊!谁能想到,王曲此人会是这般的忘恩负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