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暂时消减

小说:锦丽春  作者:相思梦
    [] https://www.xxxbiquge.la/最快更新!无广告!
    终于把叛军给赶跑了,京师又恢复了平常。
    大明虽然国力不强了,可是毕竟幅员辽阔,地广人多,所以能把大局给照顾好,就能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修生养息。
    清兵那些人总是好像和叛军一个步调。
    叛军来的时候,清兵气势汹汹。
    可是叛军一走,清兵也不动了,没了消息。
    多铎,多尔衮,鳌拜,皇太极这些人也没了往日的雄风了,乖乖回了老家去。
    山海关也清净了。
    这样一来,担子少了,甚至没了。
    九边那里也安静了下来。
    皇上擦着头上的汗珠,回忆着过往,真的是让人胆颤。
    兵权都给了燕了,皇上现在也说了不算,毕竟这么大的事,不可能说是一个人两个人动动嘴就能说回来的。
    崇祯感觉自己真的真的真的很渺小。
    满朝文武之下,皇上也要屈服的。
    崇祯知道他对不住朱常禧,朱常禧多年为国征战,到头来却尽被怀疑了。
    他在心里默默地祈求朱常禧能原谅他。
    好了,叛军一走,没了压力,皇上重新开始夺回朝政大权了。
    崇祯赏赐给朱常禧一座大宅子,让他留在金陵一直长住下去吧。
    这也算是皇上对他的肯定了。
    朱常禧知道了消息,心里多少好过了点。
    朝廷派人把银子给送了过来。
    朱三子见了银子,比见了谁都亲。
    有钱就是好,想干啥干啥。
    朱常禧却一点都不屑。
    倒不是他不爱财,就是这财来得有点突然。
    不过什么迹象也没有,朱常禧只有收下了银子。
    他收了银子,并没有用这笔银子盖房子,反而是存了起来。
    自己家里东头那间破屋子还行,凑合着住吧,盖什么房子。
    朱常禧把自己一个人藏在了家里。
    燕带了兵马四处征战,已经赢得了不少的胜利。
    说来也是奇怪,自从上一次叛军被打跑了以后,明军在各处战无不胜。
    金陵兵营也空了,里面的灰尘都出来了。
    顾紫重依旧派人没事的时候去打扫一下。
    她也开始陪着太皇太后娘娘聊聊天,说说话。
    唐纤楠也在顾紫重的支持下开了一个书香斋,准备要收一下天资聪颖的孩子作为学生,习读四书五经。
    顾世子毕竟还是知识渊博的,这个时候也派上了用场。
    顾紫重和唐纤楠还有李囡玉三个人,没事的时候就坐在一起喝一喝茶,聊一聊天。
    滁州城内的兵营也建了起来。
    没过一个月,福建总兵府,浙江总兵府,还有两广总兵府都归了燕去管。
    沿海一带彻底平息了风波。
    大明一片繁华向前的景象。
    战事平息了,百姓自然也就愿意出来玩了。
    顾紫重和李囡玉两个人一起在书香斋里品茶的时候,还闲聊呢。
    扬州城的王伯母也来顾家了。
    顾紫重对这个事倒是很好奇的,她还专门问了:“她老人家来的时候,说什么了吗?”
    这种问题李囡玉最有发言权了。
    李囡玉咳嗽了一声,还摆出一副大架子来。
    顾紫重看着她就笑了。
    颇有当年顾紫重的风范。
    李囡玉正儿八经地面孔,严肃的表情,让场面一度陷入了紧张之中。
    可是随即她却道:“丝绸之路又通了,我们和西域人往来的生意又开始了。”
    吓死顾紫重了。
    她还以为发生什么坏事了呢。
    唐纤楠可算是书香斋的股东,她出的银子最多了。
    所以书香斋也就成了唐纤楠的住处了。
    唐纤楠招呼着两个小伙计伙计陪顾紫重和李囡玉。
    顾紫重生气了:“唐老板只派你们两个人过来,她自己却不亲自过来,这不是把我们两个人当外人了吗?”
    两个伙计不敢怠慢,赶紧回去通禀唐纤楠了。
    顾紫重和李囡玉两个人互相瞅着,然后大笑了出来。
    过不多时,唐纤楠带着围裙就过来了。
    两个人笑得更厉害了。
    怎么还亲自下厨,做起了厨师来?
    顾紫重指着唐纤楠的鼻子道:“你都成了猫了,鼻子上都黑出了胡子来。”
    唐纤楠摸了摸自己的鼻梁,摸下来一片黑。
    然后她就很生气,道:“这事也不是事谁干的,总是拿我开玩笑。”
    顾紫重招呼着唐纤楠过来坐下。
    三个人终于又凑到了一起。
    不容易啊!
    顾紫重也就是放下了自己肩上的担子,这才能脱身,抽空来陪自己的两个朋友的。
    唐纤楠很兴奋,道:“今天就留在这里吧。马上就要入夜了,咱们正好一同吃饭。”
    顾紫重也同意,她招呼凤鸣,说让凤鸣回去告诉朱世子,晚饭自己准备吧。笼屉上有凉馒头,随便扒拉两口得了。
    凤鸣嘻嘻笑着走了。
    朱常禧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也该下厨,自己动手做饭了。
    李囡玉更好说了,顾世子本来就是一个会做饭的人,他才不劳驾别人呢。
    更何况顾王爷病了以后,顾母的老眼也昏花了。
    顾世子作为一个男人,一个人撑起了家。
    这不禁让李囡玉和顾紫重两个女人汗颜。
    要是说孝顺,第一非顾世子莫属了。
    朱常禧的老爹都是整天在外面打仗的,要不就在家里宠着朱常禧的乳母。
    朱常禧就是想孝顺,也没有那个机会啊。
    在这一点上,顾紫重十分佩服。
    所以唐纤楠也笑道:“我必须要说,还是顾世子懂事。”
    李囡玉脸上很光彩,顾紫重倒是没了脸。
    连这都要比较啊,何必扫了大家的兴致呢?
    顾紫重赶紧转移话题。
    大家又讨论起科举的事情。
    毕竟科举考试可是大事情。
    上一次连中三元的那个小子也被顾紫重给揪来,在书香斋做了几天教书先生。
    可是人家毕竟是状元郎,是要做大官的。
    所以教了两天,人家又走了。
    顾紫重让他选了几个人作为教书先生。
    那几个人都是落榜生,在兄弟的引荐下,来到了书香斋教书,也不枉费自己的知识了。
    这里的生意一片欣欣向荣。
    而且科举又马上来了,很多在这里读书的不光是年幼的孩童,更有参加科举的书生,也有已经中了举人的秀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