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军中耀武 第182章 神兵出世

小说:大内天魔  作者:花间酒友
    
    月上西天,营火渐熄,长安大营归于平静。
    营帐之间,偶尔有巡逻的队伍。
    远处的山峦,黑黢黢的趴伏着。
    山脚下,灞河静静流淌,披着一层银光,在夜色中闪闪发亮。
    在灞河边上,站着两人。一老一小,正是庞籍和于飞。庞籍望着远处,沉默不语。右手抚着胡须,微微颤抖。
    他的心里,可不如脸上平静。
    此刻,思潮起伏,感慨万千。
    组建平戎军,韩琦早有计划。
    但是,由何人领军,韩琦一直斟酌难定。
    他想要的新军,是另一支霹雳军。
    霹雳军横空出世,人数不多,却发挥出巨大作用。可以说,正是霹雳军,改变了战场态势。让大宋一步步,占据了战略优势。
    霹雳弹功不可没,但霹雳军的战法,更值得借鉴。
    韩琦身为安抚使,对渭州、麟州的战事,知之甚祥。
    横阳堡、瓦亭寨,霹雳军奇兵突出,歼灭敌军数万。
    如此大胜,宋军从未有过。
    也正是这两场大胜,击碎元昊野心。
    攀越、潜进、刺杀、伏击,神出鬼没、无往不胜。
    这样的部队,让韩琦震惊。心心念念,想调入自己麾下。一番细细打听,他才知道,霹雳军还有霹雳弹,皆出自二皇子之手。韩琦愕然半晌,不得不赞一声,果然天纵之才。
    曾经的少年军,已经一鸣天下知。
    庞籍提议,组建一支新军,交由于飞统辖。
    这个提议,与韩琦不谋而合。两人一番商议,当即定下。
    韩琦心头火热,可想而知,用不了多久,另一支霹雳军,也将横空出世。皇子迟早要回朝,麾下拥有部属,那就是立身根基。麾下战力越强,皇子的分量越重。
    难得深宫大内,竟出了一个白马银枪。他们不约而同,决定辅佐二皇子,踏上至尊之位,重振大宋军威。
    大宋立国,至今不过百年。
    但是,猎猎军威,丢失殆尽。
    大宋朝廷,终日浸泡在脂粉堆里,骨头早已酥软。
    泱泱中华,地大物博、人民亿兆,岂能任蛮夷欺凌?
    突兀一阵河风,猛地刮过来。
    掀起于飞衣角,猎猎作响。
    河风带着淡淡水腥气,扑在脸上,凉丝丝的。
    于飞略略回神,心里轻叹。
    他想瞒着身份,却不知庞籍,早已清清楚楚。
    “庞帅,有多少人,知道我身份?”于飞问道。
    “现今,只韩琦与我二人知晓。”庞籍说道。
    今夜,庞籍叫于飞出来,就是要点明他。
    于飞的相貌,与官家甚是相像。
    有心人略一推敲,不难猜到。
    若此事传回京师,福祸当真难料。
    他想提醒于飞,深居浅出、小心防范。
    “皇帝为何,不肯找我?”于飞问道。
    这个问题,在他的心里,已经纠缠了很久。
    香草给不了他答案,庞籍可以吗?
    “老夫不知。”庞籍说道。
    说罢,也是心中暗叹。
    皇帝的心思,庞籍猜不到。
    但有一点,事关辽国,却是容易想到。
    “或许,”庞籍斟酌词句,说道,“与西夏战事有关。”
    “西夏战事?”于飞皱眉,疑惑不解。
    “殿下失踪之时,西夏战事正急。辽国派出使者,咄咄逼人,以开战要挟,讹诈关南之地。以大宋情势,与西夏开战,已是捉襟见肘。再加上辽国,我大宋立有倾覆之危。”
    于飞皱眉不语,等着庞籍下文。
    “殿下失踪,与辽国国师有关。”庞籍叹口气,说道,“那时,朝廷正与辽国斡旋。追捕辽国国师,不免激怒辽国。想来,官家没有寻找殿下,或于此有关。”
    “怕辽国人不高兴?”于飞难以置信。“辽国人闯进皇宫,掳走皇子,大宋竟不敢吭声?”于飞眼里有火,盯着庞籍。
    “澶渊之盟后,朝廷畏辽如虎。”庞籍沉声说道。
    “小爷打的就是虎。”于飞气急,恨声说道。
    “殿下,如今朝廷厌战、军伍衰颓。我堂堂华夏、泱泱大国,却遭受蛮夷欺凌。”庞籍神情激动,抱拳躬身一礼。
    “惟愿殿下,励精图治、振奋军威。待来日,率强兵、夺燕云,一雪前耻。老臣不才,甘当马前卒。”
    于飞吓了一跳,心思陡然清明。
    他哪敢受庞籍一礼?
    论年纪、论官职、论资历,皇帝也得给面子。
    何况,他小小一个皇子,还是流落民间的皇子?
    连忙侧身避开,向庞籍施礼。
    庞籍话里话外,心思表露无疑。
    于飞略一思忖,顿时明悟。
    庞籍今夜找到自己,揭破皇子身份,用意并不单纯。
    大宋重文轻武,满朝厌战。
    文采固然风流,但是整个国家,却日渐衰颓。
    一个小小西夏,就让大宋百万禁军,闻风丧胆。
    若不是霹雳弹,这场战事的结局,可真是难说的很。
    朝中有识之士,忧心忡忡。
    但是,若要变革图强,却绕不开祖宗规矩。
    太祖立国,曾言道,大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重文轻武乃是国策,这规矩,谁能掀翻?
    于飞的出现,一扫皇家羸弱、勇冠三军。
    一个能振奋军威、知兵敢战的皇子,让庞籍、韩琦看到了希望。
    ——————————————————————————
    新军初立,百事繁杂。
    种诂忙的脚不沾地,直恨不得,一个人分成八瓣儿。
    即便如此,他的桌案上,也是堆满文卷。
    钱粮、衣甲、军械、考绩,桩桩件件,都要他操持。
    训练新兵之事,于飞甩给了石彪子。
    石彪子的部属,训练日久。翻越横山天坑,已经展露头角。
    他们的身手,都是于飞训练。
    如今抽出来,担任新兵教官,自是绰绰有余。
    平戎军战兵五营,厢兵两营。
    算下来,已经三千五百人。但平戎军,如今不止这个数。
    柳十三如愿以偿,一千寨兵获得招安。
    韩琦大笔一挥,全部归入平戎军。
    种诂打散全军编制,组建步卒五营。
    分别是斥候、选锋、霹雳、弓箭、长枪。
    斥候侦察,选锋冲阵,长枪防御。
    霹雳、弓箭两营,协同作战,担负中远程攻击。
    骑兵两营,建制不变,担负机动打击。
    厢兵两营,建制不变,担负辎重任务。
    至此,整合后的平戎军,九个营近五千人。
    柳十三领弓箭营,任指挥使。
    他的几个弟弟,有人选入霹雳营,也有人选入斥候营。
    柳十三上任,头一桩事,就是返回山寨,接来了芸娘。
    芸娘虽是女流,依然被委以重任。
    芸娘制出神臂长弓,于飞怎会忘记?
    一处空置的军营,被栅栏圈了起来。四周防守严密,军兵日夜巡逻。没有于飞的将令,任何人不得靠近。
    这里,成了神秘之地,每日车辆进进出出,皆是遮盖的严实。
    韩琦、狄青,被于飞请来。言称,观看一场射击。
    此刻,一排高大的军兵,手持一人高的长弓,正在瞄准。
    箭靶,却在一百八十步。
    韩琦、狄青面面相觑,闻所未闻。
    箭靶上,绑缚着西夏的铁甲。
    “放。”柳十三喝令。
    “嘣。”一声嗡鸣,箭矢激射而出。
    眼前,只觉黑影一闪,箭矢已经无踪。
    人的目光,追不上箭矢的速度。
    几声轻微脆响,远远传来,听不真切。
    军兵举旗示意,箭矢中靶。
    狄青张大了嘴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一百八十步,超出了他对弓箭的认知。
    在大宋军中,除了床子弩,任何弓箭,也没有这样的射程。
    一般八十步,已是弓箭的极限。
    箭靶被抬了过来,韩琦、狄青匆匆上前,认真查看。
    十支箭七支中靶。
    两尺多长的铁箭,刺透铁甲,钉在了木桩上。
    狄青双手,微微颤抖,拔下一支测量,入木两寸有余。
    “神兵,神兵啊。”狄青兴奋至极。
    “如此盖世神兵,何人所制?”
    韩琦脸上泛红,难掩激动之色。
    这是什么?这是军国重器啊。
    其威力,毫不次于霹雳弹。
    尤其,面对西夏、辽国这样的敌人。
    百八十步穿甲,骑兵的优势,将丧失殆尽。
    “制此弓者,乃是一女子,姓谢名希孟。”于飞抱拳回道。
    “哦?”韩琦、狄青闻听,更是大奇。
    芸娘就在一旁,不过穿着军服,女扮男装。
    见于飞招手,疾步上前,弯腰施礼。
    不行女子礼节,却行军礼。
    面对朝廷重臣、一路大帅,芸娘稳定心神,终于敞开心扉,说出神臂长弓来历。字字血泪,令闻着唏嘘。
    芸娘新婚当日,劫难突然降临。
    陈家满门老小、尽数被屠。
    宾朋亲友、无人幸免。
    一座热闹的大院,顷刻间,变成了地狱。
    芸娘的夫婿,临死之前,塞给她一个布包。
    最后的遗言,就是让她快逃。
    但突然的灾难,吓呆了芸娘。
    芸娘失魂落魄,浑身发软,哪里还站得起身?
    浑浑噩噩之际,被人抓走。
    她被捆在马背上,一路颠簸。
    耳边听见的,只有肆意的狂笑,却根本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一日一夜过去,芸娘略略回神。
    这时,她才发现,她的身边,还有几个女子。
    都如她一样,被贼人抓了来。
    若说有个相同处,那就是几个女子,都是青春年华、容貌俏丽。
    手里的布包不大,一路无人注意。
    芸娘悄悄藏起,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又一日过去,她们到了一处山寨,被关进地牢。
    随后的日子,她们受尽凌辱。
    但是,她们活了下来,被卖进青楼。
    从此,身如浮萍、漂泊不定。
    两年后,芸娘被人买下,带到了东京城。
    但她逃不脱命运,再次被卖入青楼。
    直到她,遇见了柳十三。
    芸娘取出一个布包,布包很陈旧,沾着点点黑色。
    在场之人,都认得,那是血迹。
    血迹虽然陈旧,依然刺目。
    芸娘打开布包,里面放着一卷白绢。
    白绢已经泛黄,四边儿,都染了黑红的血迹。
    白绢展开,足有四尺长。
    绘着几十个图样,密密麻麻的注解。
    仔细看,正是神臂弓机巧部件。
    “这是神臂弓图样。”芸娘说道。
    她的夫婿陈安国,就是因为此图,而遭灭门屠杀。
    她也是因此,流落风尘,无颜归家。
    陈安国已经死去,此图来历,无人知晓。
    但有一件事,芸娘刻骨难忘。
    “我愿献出神弓,杀尽西贼。”芸娘恨声说道。
    在那处山寨里,芸娘等女遭受蹂躏,苦不堪言。
    但是,也让她得知真像。
    当日,杀入陈家的匪徒,有不少西夏人。
    是那些西夏人,谋夺神弓图样,收买山匪,屠杀了陈家满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