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和平悖论》

小说:须弥之皇脉龙血  作者:对河口
    
    “是火头师傅?他的下巴上果然留着一把黑胡子,可是自从藏经阁被焚毁后,火头师傅就失踪了……”落儿曾怀疑过火头师傅是龙紫微的内应,但从没想过他还有更厉害的本事。
    少良抓住落儿肩膀,追问道:“我们也一直在找黑胡子大厨,你可知道他去了哪里?”
    落儿道:“你们不是已经拿到了图纸了吗?怎么还不知道他在哪里?”
    少良道:“大菩提寺藏经阁发生火灾后,我们才在寺外与黑胡子大厨接上头,他将图纸交给了我老师,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了音信。”
    天绫插嘴问道:“既然已经拿到了图纸,你还要找他干什么?难道这就是你要问落儿的问题?”
    少良道:“沈家之前一直派出密探混入我们工人当中,偷偷记下施工过程,但这东西结构精密,对材料和施工要求都极高,并非常人看一眼就能明白其中奥妙的。然而,就在这一个月内,他们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就只可能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也得到了图纸。”
    “而整个凡界九洲,只有黑胡子大厨会画这张图纸。”少良亮了亮手中的图纸,说道,“按照黑胡子大厨的性格,绝对不可能把图纸给到沈家。”
    落儿叹息道;“果然,少良并不知道沈家图纸的来历。”
    天绫明白了少良的疑惑,看一眼落儿,不知道他会不会将其中缘由告诉少良。
    少良不等两人回答,继续道:“如果能找到黑胡子大厨,只要问问他,就能知道他是否给了沈家图纸。”
    落儿道:“不用问他,我就能告诉你,沈家的图纸来自哪里?”
    “来自哪里?”少良心中急迫,不免提高了音量。
    天绫拉了拉落儿,示意让自己来说,便将落儿如何在无意间得到图纸,兄妹二人如何被沈文渊设计骗到岛上,如何遭到软禁,又如何得到沈文渊的帮助,报了好友黄蕙的仇,结果在离岛的船上,又如何遭到沈文渊胁迫,不得不交出图纸的过程,细细说了一遍。
    陈少良听了,久久不能反应过来,他不敢相信,沈文渊拿到的那份图纸,原来就在自己和老师所乘坐的船上。
    落儿道:“看来你老师和他的兄弟,都是心细之人,为了以防万一,特意给图纸做了个备份,只是没想到阴差阳错,落入到了沈文渊手上。”
    天绫也宽慰道:“既然是备份,那应该是一样的设计,你们开工早,肯定能比他们先完工……对了,你们造好了这条船,准备用来干什么?”
    少良看着天绫,没有回答,而是告辞了两人,急匆匆返回船厂。根据最新了解的情况,他需要对进度作出调整。
    落儿这边,心头的一个疑惑也终于逐渐浮出水面。
    自言自语道:“大菩提寺果然卧虎藏龙,想不到蒸汽机竟然是火头师傅发明的,可他为什么要在火烧藏经阁后消失了呢?”
    天绫道:“说明除了皇脉龙血,还有其它东西,也能帮那些逆贼抢天下!”
    这时,从身后传来一个声音,那声音中气十足,字正腔圆,完全不是那种难以辨认的黄国口音。
    “天下有道,却走马已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如今凡界九洲战乱四起,百姓名不聊生,只要是心怀天下的有识之士,都有振臂一呼,解救苍生于水火的责任,怎么能笼统地称之为逆贼抢天下呢?”
    说话那人不知何时坐船靠岸,甩开护卫,大踏步向落儿和天绫走来。这人穿着官服,浑身上下散发着博学的儒雅气息,正是在黄国王宫有过一面之缘的太尉陈抟。
    陈抟已来到落儿和天绫跟前,双眼炯炯有神,仿佛能看穿两人的灵魂,落儿不免觉得双脚发软,生出一丝心虚怯场。
    天绫倒是不卑不亢,只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陈抟对左右护卫道:“你们去吧,我跟两位少年聊一会儿。”
    “鼎家皇朝一千五百多年,是凡界九洲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实属不易。可惜树木有春秋,皇朝有岁尽,裂鼎分洲之后,各诸侯国相互征战兼并,都是理应之事,是不容回避的一个历史过程。只是,二位作为鼎家后人,身份特殊,才会觉得情感上难以接受。”
    落儿觉得陈抟所说,很是在理,同住持安仁很像。
    天绫的主观意识强烈,自然不乐意接受这种逻辑,抢白道:“凡是君临天下,都要讲究一个正道传承,像龙紫微和鼎昼之流,只会用旁门左道,一心只想着欺压天下苍生,怎么能称之为心怀天下呢?”
    陈抟哈哈笑着,声音听来颇为磊落,说道:“在鼎拓女儿眼中,难道只看到那些投机取巧,蝇营狗苟之辈?按照老夫的见解,这样也未免太过狭隘了些。”
    天绫道:“你的意思,你们躲在这里,秘密打造新式战船,就是为了解救天下苍生,是属于值得歌颂的那种人了?”
    陈抟并不生气,而是随意笑着,说道:“那也不敢,是被歌颂,还是被咒骂,都得由黎民百姓说了算。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面对乱世和即将到来的暴风雨,作为人臣,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谋划,做好准备,以待时局之变。”
    “我看是道貌岸然,哼……”天绫丢下一句,顾自己离开,去逗岸边的小鱼玩儿。
    只剩下落儿一人面对陈抟。
    方才听了陈抟几句话,觉得这位黄国太尉,与沈诠这个太傅,在性情上截然不同,自己倒有兴趣深入了解一下。
    落儿道:“太尉大人,如今黄国国君年幼,面对外交内政,不知道你们会做哪些部署?”
    陈抟道:“开门见山,正合我意。我国国君虽然年幼,但五千年来,黄国国君一脉相传,从未中断,光这一点,我们也足以自信,国君年幼,对于外交内政并不是问题。”
    “可是,国君孱弱,对手下文臣武将,必定缺乏掌控能力,难免会出现外戚干政,权臣独霸朝野之事出现。”落儿道。
    “你说的是沈诠,同时又暗指老夫吗?”陈抟一针见血反问道。
    落儿道:“没想到太傅大人如此耿直,落儿就当是吧。”
    陈抟指着进进出出,从船上往厂区搬运材料的工人道:“你看到这些工人了吗?他们只是两千万黄国黎民百姓之一,他们在船厂造船也好,在河里打渔也罢,为的都是让自己和身后的家庭,有一个安定的生活。”
    落儿道:“我想紫国、赤国、蓝国的百姓,要的应该也是同样的安定日子。”
    陈抟点头道:“百姓没有逐鹿九洲的想法,但总有人有统一凡界九洲的宏大计划,黄国国君年幼,可能尚未有心怀天下,君临九洲的宏图,但作为一国之臣,必须要有这方面的提前准备,就算我们不去征伐,也要有能力保家卫国。”
    陈抟说得合情合理,听得落儿忍不住点头认同。
    “都不想受战火之苦,所以就不得不做好战争的准备,而这反而又容易引发战争,这真是个悖论。”落儿若有所悟道。
    陈抟赞同道:“正是这个道理!”
    说完,邀请落儿一起回到船厂,继续参观,落儿抓住机会,最后问道:“落儿还有一样不明,很想问太尉大人。”
    “尽管问。”陈抟道。
    “如果幼君无力,太尉大人会不会取而代之?”
    陈抟脚下犹豫了一下,略一思索,吐出几个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看怎么因势利导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