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了夺天下,曾经喊出过一句口号,闯王来了不纳粮!”
“正是因为这个口号,让他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这是他快速壮大的一个原因。”
“他喊出了不纳粮的口号,也确实开出了三年不纳粮的政策,李自成的军队也确实严格的在执行这个政策。”
“但正因为他的这个不纳粮的政策,所以李自成庞大军队的日常消耗,没有正式的来源。”
“李自成后期招纳大量的崇祯朝官兵时候,往往都要给这些投降的官兵开出赏格,同时还要维持自身体系的运转,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钱粮。”
“李自成不收税赋,这些庞大的支出就需要另找办法弥补。”
“微臣后来通过各地的门生故吏寄来的书信,了解到李自成军队在各地的做法。”
“微臣发现,拷饷一事并不是起源于北京,而是李自成军队的惯常做法。”
“李自成军队到了一地,首先会抓捕当地的士绅,每家给定额,要求限期支付粮饷,否则就要上刑抄家。”
“李自成到一地,便拷饷一地,一直如此,并且将这个做法一直延续到进了北京城,称帝做天下之后。”
朱弘栋听傅冠说到这里,就已经明白,李自成其中一个关键的败因应该就是在这儿。
傅冠继续说道。
“微臣分析李自成进京前后的做法,以及周边的一些人的书信反馈得知。”
“当时李自成在周遇吉手下先碰了一个硬钉子,在宁武关血战七天七夜,最终得了一个惨胜,屠整个宁武城以泄愤。”
“虽然得胜,但其实此时李自成估计已经心生退意,不想继续往前走了。”
“因为如果他想要打到北京,还要闯过大同、阳和、宣府、居庸等有重兵把守的关隘。”
“结果就在此时,大同总兵姜镶的降表到了,随后宣府总兵王承荫的降表也到了。”
“李自成大喜过望,这才决定继续向北京进发。”
“结果他走到居庸关,大太监杜之秩和总兵唐通开门归降。”
“到了北京城下,其实李自成看着高大的北京城,同样心有退意。”
“然后太监曹化淳打开了北京外城的广宁门。”
“即便如此,李自成仍然没有下定决心进北京,还在跟崇祯陛下谈判,想要一个西北王。”
“结果谈判破裂的当天晚上,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
当初李自成进北京的各方面细节被傅冠娓娓道来,朱弘栋听着也惊呆了,他没想到李自成居然是被带路党一路送进北京的。
李自成这一路上,但凡有一个大臣稍稍坚持一下职责,李自成可能就会打消念头,乖乖的回去继续当流寇。
白虎节堂里的其他幕僚和众多亲卫,同样惊得目瞪口呆。
这些话如果是旁人说出来,他们肯定会嗤之以鼻,认为是谣言。
但是这些话从崇祯朝的内阁大学士口中说出来,哪怕这事儿听着如此的离奇,仍然让人不能不相信。
这些事儿算得上是国朝秘史,没有一定级别的人,压根儿很难得知其中的细节,也无法获知事情发展的全貌。
傅冠见大家都听得认真,索性放下笔来,认认真真的讲述起来。
“微臣曾经仔细思考过,当时李自成进北京,无论他自己的主力,还是他派遣的偏师,所到之处基本都是望风而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微臣认为,当时朝廷上的主要大臣,实际上都已经意识到,大厦将倾,改朝换代之时已经到了。”
“所以李自成进北京才会如此轻松,因为大家都争相向新主投靠。”
“此事恐怕已经在朝野上下形成一种默契和共识,当时估计只有我们的崇祯陛下没有感觉到这一点。”
“所以李自成进北京,几乎是全城欢呼,被迎接进去的。”
“微臣曾经大致计算过,北京失陷之后,就微臣所知,全国各地为崇祯陛下是殉难守节的人,加起来只有二十余人。”
“说明当时人心已经都在李自成身上,大家都认为这是又一次改朝换代。”
“所以在李自成进了北京之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几乎是望风而降,传檄而定。”
“本来天下大事也许就此定音,只是没想到李自成眼光有限,气魄不足,即便是进了北京城以后,仍然没有当自己是皇帝,仍然当自己是一个流寇。”
“李自成进了北京之后,并没有及时转变政策,而是继续沿用原先流寇时期的思路,大肆拷饷,并且拷饷并不只是局限在北京,而是在李自成统治区内广泛进行。”
“全国各地的士绅,本来兴高采烈的庆祝新朝的诞生,结果没想到自己首先成为新朝待宰的羔羊,顿时大失所望。”
朱弘栋明白傅冠讲这番话的意思了,他若有所思,同时联想起后金入关之后的政策。
“李自成政策上犯了巨大错误,军事上同样如此,当时他的重兵压根儿就没在北京,北京这边只有十万人左右的部队,同时接收的崇祯朝各路降兵,压根没有进行整编,直接加官进爵原职留用。”
“所以后来吴三桂引清军入关之后,这些崇祯朝的降将纷纷背叛,李自成的军队才会根本组织不起抵抗,一败涂地。”
“李自成失了天下士绅之心,所以他被清军打败之后,各地群起蜂涌,全都在杀贼复明。”
“而清军当时政策就很开明,大量吸纳明朝的降将和降官,基本上全都是原职留用,甚至加官任用。”
“所以清朝的进展就很快,只用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就将统治区扩展到长江之南。”
“如果不是清朝倒行逆施,搞圈地、投冲、逃人、剃发易服,也许现在,清朝已经坐稳了江山。”
傅冠的话说得意味深长,在最后冲着朱弘栋说道。
“殿下,殷鉴不远,我们切不可重蹈覆辙。”
朱弘栋郑重的点点头。
小说推荐
- 回到明朝当王爷
-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精品】阴差阳错间,乌龙九世善人郑少鹏回到了大明正德年间。那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既有京师八虎的邪恶,又有江南四大才子的风流,还有大儒王阳明的心学,再加上荒诞不经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浑浑噩噩中踏进这个世界的主角,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命运,周旋在这形形色色的人物之中。东厂、西厂、内厂、外廷
- 历史军事月关未知
- 最新章:469 不拆长城非好汉(大结局)
- 回到明朝当学霸
- 一个悲催的网络作家,失足落山,穿越大明朝,开始了逆袭的人生“虚拟商城系统,天字号95741,小呆为您服务“小呆,我需要m416,我需要98k,我需要统治大明朝,我要为所欲为“对不起,您的等级太低,暂不支持这项服务“那我要航空母舰,我要统治大海,做那至高无上的海上霸主“对不起,您的等级太低,暂不支持这
- 科幻小说水印江山未知
- 最新章:大结局
- 回到三国当暴君
- 【读书赚钱,书友相伴,加扣:627701322】被杀身死,让悔恨的程远志拥有了时间回退的能力“吕布?三姓家奴,让你一只赤兔马,我站着单手就行了“关羽?区区匹夫,不值一提,十刀之内,绝不还手,谅你也砍不到我“张飞?无知屠夫,要比狂暴是吧?今日定教你后悔,见识真正的暴君“比试箭法?哼,本暴君直接把你弓与
- 历史军事小巧针管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 第三七五章 抠门吝啬之人
- 回到明朝做昏君
- 穿越大明朝,成为了木匠皇帝朱由校,那个,我躲在后面,背黑锅我来,送死你们去lt/brgt;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回到明朝做昏君》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回到明朝做昏君最新章节,回到明朝做昏君无弹窗,回到明朝做昏君全文阅读
- 其他类型纣胄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 新书《回到明朝做暴君》已发
- 回到北宋当明君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穿越成为宋钦宗,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 其他类型吾谁与归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 完本感言
- 大唐暴君之召唤群雄
- 【召唤流、争霸流、运朝流】做最狂的暴君,拥最美的人儿.李承乾“叶孤城,西门吹雪,再给朕表演一次紫禁之巅“诸葛亮,给朕弹一曲东风破“李存孝,给朕削个苹果“西施啊,朕想吃豆腐“玉环,昭君,貂蝉,不若你们给朕合奏一曲如何”简介无力,请看正文,爽!爽!爽
- 玄幻魔法暴君有情未知
- 最新章:第两百章 终战,不朽的传奇!
- 回到清朝当首富
- 一下子回到了大清朝,纯纯的软妹,大量的黄金!我可不是屌丝喔
- 玄幻魔法千手佛爷未知
- 最新章:第三十七章成为首富
- 回到唐朝当总兵
- 大唐贞观年间,现代人薛先图穿越附身为一名劳动阶级的后代。当时国家繁荣昌盛、日新月异。看他如何将现代人的小聪明泼洒到大唐盛世。种地,搞发明,做生意,当驸马,那可真是忙的不亦乐乎。本想过着富可敌国,金屋藏娇的生活。却没想到战争让他重回薛氏家族,跟着薛仁贵征东,跟着薛丁山正西。受苦受累先不说,关键是到最后
- 都市言情王家书法未知
- 最新章:第三百七十八章:大结局
- 穿回明朝当女帝
- 多年以后,朱婉晴头戴十二旒冕,身披黄袍,端坐高台中央的龙椅之上 台下百官顶礼叩首,山呼万岁 谢谢你们,那些我曾经深爱过的男人,正是你们的沥胆堕肝,朕才能开创这大明盛世。可如今你们已然化作尘土深埋地下,而我,依旧孤单 说罢,朱婉晴闭上了双眼 至此,在她原来的世界里,历史课本上几多出了一个称号 大明 媚
- 其他类型京都食神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 第三十三章 老崔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