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鬼十四行自由诗

小说:游梦奇旅  作者:岭南鬼才
    
    牛根生梦中见到伟大诗人住在大海边,那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路遥知马力的时候
    独自在异乡醉倒
    谁拨动情感的琴铉
    伊人在水一方
    你站在星空
    仰望凡高的银河
    看不穿王小波独立独行的猪
    跳进莫言的古井
    读不透逝水年华的朝伟
    红楼不见女儿红透的大姨妈
    耶稣出卖犹大的眼神
    如来佛语的天际
    阿弥陀佛出美丽如水的温柔
    情人难得射喷出一口如火的蛇精
    牛根生读不通读不透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我细数时针的脚步,听光阴低语,
    见朗朗白昼坠入夜的狰狞。
    我凝眸紫罗兰的绚丽,见证花季凋零,
    听卷曲的青丝在岁月里赋一首白头吟。
    当参天的大树繁叶落尽,
    成群的牛羊失去避暑的绿荫。
    当盛夏的青苗捆束成秋景,
    时光的挽歌里,硬挺的麦芒泛白了长须。
    这一切的一切令我置疑你的美貌,
    于时光的废墟里,你终将缥缈。
    青春的佳丽总是将流光轻抛,
    新蕊初绽时,旧颜已在尘土飘摇。
    时光似利刃,问谁敢与之倨傲,
    森森刀影里,唯子嗣的光芒令你含笑。
    牛根生在七月十四鬼节七夕节看到群魔乱舞,在这鬼舞飞天的鬼节里,看不到夜的黑,白天也不懂夜的黑!当你老了,黄昏时点燃蜡烛,
    在炉火旁纺着羊毛,
    读起我的诗篇,哀哀叹道:
    “我年轻时他曾写诗赞美我。”
    你那些在绣凳上劳碌的女仆昏然欲睡,
    听到这声音
    无一不被惊醒,惊羡你曾有幸
    受到这样的赞美,在赞美中得到永恒。
    我将是大地之下纤弱微渺的幽魂,
    摆脱了苦痛,静静地在桃金娘的树荫下长眠,
    而你,也会是炉边一个佝偻的老妇,
    懊悔着你竟骄傲地蔑视我的爱。
    谁能说出明天会是何种光景?
    生活吧,趁今朝赶紧采下那世俗的玫瑰。
    牛根生对十四行诗看不懂,也读不透?好像写鬼魔鬼去读?十四行自由诗:
    如果我活到可以写你的碑文
    或是你生存到我在地里腐败
    至彼时你音影长存
    而我早已被遗忘
    你名字将享永生
    而我在莠腐
    可是你长存在人们眼中
    藉我温和的诗句
    万人聆听
    万声唱颂
    凡人死亡
    你却永生
    这是我笔的力量
    牛根生感觉十四行诗拥有神奇的力量,会使人进入梦游的魔幻世界!使人永远如兰沉醉?
    十四行诗,又译“ 商籁体,”为意大利文sonetto,英文Sonnet、法文 sonnet的音译。是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最初流行于意大利, 彼特拉克的创作使其臻于完美,又称“ 彼特拉克体”,后传到欧洲各国。
    彼得拉克的十四行诗 形式整齐,音韵优美,以歌颂爱情,表现人文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他的诗作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为欧洲资产阶级抒情诗的发展开拓了新路。同时代的意大利诗人和后来其他国家的一些诗人,都曾把彼得拉克的诗作,视为十四行诗的典范,竞相仿效。每首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由两段四行诗组成,后一部分由两段三行诗组成,即按四、四、三、三编排。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彼得拉克诗体。每行诗句11个音节,通常用 抑扬格。
    莎士比亚的诗作,改变了彼得拉克的格式,由三段四行和一副对句组成,即按四、四、四、二编排,每行诗句有10个抑扬格音节。以形象生动、结构巧妙、音乐性强、起承转合自如为特色,常常在最后一副对句中概括内容,点明主题,表达出 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和情怀。
    普希金创立的“奥涅金诗节”:每一诗节中包含十四个诗行,每一诗行中包含四个轻重格音步,每音步两个音节;这十四个诗行中,有的每行结尾为轻音者,谓之“阴韵”,9个音节(最后一个轻音音节不构成音步);有的每行结尾为重音者谓之“阳韵”,8个音节;阴阳韵变换的规律和诗行间押韵的规律之间又有严格的配合。
    牛根生一看学术性的东西就头大?这比屈原《离骚》还难懂?啊烦死人十四行鬼诗?写给谁欣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