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部分阅读

小说:庶女慧娘  作者:未知
    可是背地里他总有法子折腾的他有苦说不出!
    而且知道两年前,他怕的人又多了一个。
    慧娘看着李芷嘉在赵弘毅面前‘乖巧可爱’的样子心里暗暗好笑。
    原来李芷嘉与赵弘毅之间还有一段公案。
    两年前,他与程二少还有盛京的几个勋贵弟子在赌石时与几个宗室子弟发生冲突。后来直接大打出手。
    这事儿最后还被闹到了圣上面前。
    圣上给的处置就是把当时闹事儿的一群人全部扔到赵弘毅的军中。
    吩咐赵弘毅操练他们一月,只要不累死打死,怎么操练都依他。
    这些人落到赵弘毅手里自然就有苦日子吃了!
    他们就曾因完不成训练量,被赵弘毅执行了十丈军法。
    被军力的士兵狠狠的笑话。
    那些士兵多数都是普通平民家里的子弟甚至是街头的混混。看着这些一向高高在上的勋贵子弟竟然连他们都不如。顿时有种扬眉吐气之感。
    而李芷嘉他们虽然平时惹鸡斗狗不误正业,但是他们骨子的骄傲仍在!
    他们不允许自己竟然被那些从来没有放在眼里的混混笑话!
    这倒是激起了他们心底的热血!
    李芷嘉、程二少几人带着伤坚持把剩下的训练完成!
    自然也就跟着倒了下来,被送回府里治伤!
    奉国公和昌国侯可能是发现了儿子的变化,既暗自欣喜,又佩服圣上的英明!
    他们心里就暗自下了决定!
    等李芷嘉和程二少的伤势好了,又被他们老爹提留着扔回了军营。
    所以,他们现在见到赵弘毅就下意识的收了浑身的刺,老老实实的。
    而奉国公府的二公子李芷旭看上去最普通不过。但是他眼里的精明却是不容忽视的。
    他不喜读书,却喜欢赚钱!
    好在奉国公府有不少的庶务需要打理。而世子却是个不通庶务的,他们两兄弟正好互相补充。
    慧娘正在暗自打量奉国公府众人之时,侯夫人也拉着慧娘笑着道:“毅儿就不用介绍了,这是毅儿媳妇钱氏。”
    她回过神来,挨着给三兄弟行礼。
    而女眷这边,除了国公夫人和庶女李嫣然,只有成亲时见过一面的大少奶奶在。
    二少奶奶昨儿生产,自然不会出来。
    而李芷嘉还没有成亲!
    “表嫂!”
    李芷嘉老老实实的给赵弘毅见了礼,扭头笑嘻嘻冲着慧娘喊道。
    “表弟!”
    慧娘抿了嘴笑,点头道。
    “表嫂,”李芷嘉见慧娘神色柔和,很好说话的样子,就朝她身边挪了挪,神秘兮兮的问:“毅表哥是不是很凶,很吓人?”
    原来是找同盟来了!
    慧娘心里暗笑。
    赵弘毅看样子是完全收服了他那两个表弟了!
    “侯爷只是看起来严肃,平时还是挺温和的!”
    慧娘也是放低了声音回答,一脸的认真。
    “额,”李芷嘉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上上下下打量慧娘。
    没想到这柔柔弱弱表搜竟然觉得表哥温和。
    可是看她一脸认真地模样不像是说谎啊!
    他又回头悄悄打量赵弘毅,难道这个表哥还是怜香惜玉型的?
    想着,他脑子一动。跟平时在母亲面前撒娇一样,叫了声:“表哥!”
    赵弘毅听到这清脆动听的声音秀眉一挑,闻声看去。
    却见李芷嘉一脸讨好的跑了过来。
    他看着面前撒娇扮萌的某人。又想起他在军营里与人操练时的狠辣,忍不住嘴角抽搐。
    “今儿怎么没去军营训练?”
    赵弘毅费了半天劲儿才调整好面部表情,沉声问道。
    “表哥,今儿不是姑母回来嘛,我想姑母了,所以想见见姑母。姑母也一定想芷嘉的,是吧?”
    李芷嘉见表哥那副冷脸望过来。连忙狗腿的跑到侯夫人身旁,讨好的道。
    “芷嘉最乖了!”
    侯夫人慈爱的摸了摸李芷嘉的头,显然是很喜欢这个长得像大哥的可爱的侄子。
    “你可不许欺负他!”
    侯夫人还一脸严肃的嘱咐儿子。
    赵弘毅在侯夫人面前老实的点头答应。然后眯起眼睛掩住里面危险的光芒看向李芷嘉。
    “既然母亲都开口了,那你回去以后处罚就免了,只要把耽搁的训练补回来就好!”
    侯夫人和国公夫人不知内里乾坤,闻言笑眯眯的点头。
    而李芷嘉的脸却瞬间垮了下来。
    只有他明白赵弘毅话里的意思。
    说的好听。只要把耽搁补回来就好!
    那意思是把他耽误的训练和当天的训练必须在当天内完成。
    否则。第二天在多加一天的训练量。
    可是他托人整整请了三天的假啊!
    要他一天内完成四天的训练量,不是要玩儿死他吗?
    他错了,他不该以为这个黑脸煞神怜香惜玉,还拿姑母做挡箭牌算计他!
    他宁愿受罚!
    老大和老二幸灾乐祸的看着自家三弟垮着的那张脸,心里一阵痛快!
    终于有人能收住这个混世魔王了!
    世子李芷世皱了皱眉,笑着对赵弘毅道:“表弟,这可不行,你是将军。自当按军令执行,怎可因三弟是表亲而徇私呢!”
    奉国公在一旁连连道:“是啊。毅儿,我送他去军营就是为了磨练他的,你可不许替他徇私!”
    “是啊,是啊,表哥,我认罚!”
    李芷嘉连连点头道。
    赵弘毅对着奉国公世子扯了扯嘴角,然后看着李芷嘉道:“认罚是好事儿,不过该补回来的训练却是不能拖延的!”
    李芷嘉闻言都快哭了!
    奉国公见状也是明白了些什么,却没有求情。
    他相信赵弘毅心里有数!
    他见小儿子扭头看向夫人和妹妹,果断的道:“夫人,多儿,你们在这里说话吧,我带着长平侯和毅儿去外书房说话!”
    国公夫人笑着起身送奉国公他们出门。
    老二李芷旭伸手扯了自家一步一回头可怜兮兮的三弟也跟着去了外书房!
    “大嫂,听说旭儿媳妇生了个胖小子?”
    侯夫人等他们都出去,就笑眯眯的问。
    “是啊,走我带你们看看去!那小子生下来足足有八斤重,可是狠折腾了他娘一顿。”
    国公夫人听姑奶奶提起自己孙子,脸上的笑容更加柔和。
    她们一行人来到李二奶奶的月子房。
    她们进去的时候,李二奶奶刚刚喝了汤睡下。
    慧娘站在后面打量李二奶奶,是个很漂亮的人。
    可能刚做了母亲,浑身的气息都很柔和,睡着了脸上也带着淡淡的笑意。
    只是她眼底的乌青还是能看出她昨儿生孩子有多么的辛苦。
    “那咱们去看看孩子吧?那孩子就在隔壁!”
    国公夫人见二儿媳睡着了也不打算叫醒她,提议直接去看孙子。
    她本来就不是可苛刻的婆婆,再说儿媳给她生了个那么可爱的大胖小子,是国公府的功臣。
    她自然更加疼爱!
    慧娘看着国公夫人怀里那小小软软的一团,心也不由自主的跟着渴望起来。
    也许有个自己孩子也很不错!
    “舅母,我能抱抱他吗?”
    慧娘突然开口道。
    国公夫人闻言先是一愣,接着见慧娘一脸期盼的望着孙子,眼神也柔软喜爱,想起这个外甥媳妇还没有怀孕,心里也就了然了。
    “行,你抱抱吧!”
    国公夫人小心翼翼的把孩子放进慧娘怀里,然后小声的纠正着她的动作。
    直到那小小的婴儿舒服了才放手。
    慧娘低头亲了亲他的小脸蛋,闻着他身上淡淡的奶香,嘴角缓缓露出个浅笑。
    ps:呜呜,惨不忍睹啊!
    正文 第二百七十九章 探查
    长平侯与赵弘毅没有在奉国公府久留,说好来接侯夫人的日子,两人就一起出了奉国公府。
    他们父子两人也没有回长平侯侯府。
    长平侯去了昌国侯府,赵弘毅则去了云霄楼。
    直到下午申时,赵弘毅又回奉国公府接了慧娘和西子他们回府。
    而且长平侯却一直在昌国侯府用了晚膳才回来。
    他躺在马车里,头晕沉沉的却又无比清醒。
    他昨晚上决定找人取取经,该怎么跟儿子相处。
    他自然是不敢问奉国公的,本来他妹妹外甥都受了委屈,如果他敢去问得话无疑是火上浇油。
    而且,家丑不可外扬。
    想来想去,只能去找昌国侯了!
    昌国侯嘴严实,又是妹夫,说来也能算作自家人。
    脑子里不停地闪过昌国侯对他说得话。
    “老哥,你是我大舅哥,我也是跟你实话实说!毅儿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他的性子我还是知道一二的!”
    昌国侯说到这里的时候,感慨的叹了口气。
    “要说教养,先皇从小就带在身边的,他的启蒙先生是当时的翰林院大学士章顺光。可以说除了皇子,没有人能比得过他。所以他才能有如此的荣宠!可是他受的苦也是别的孩子所不能承受的!”
    “没错,先皇之所以对毅儿特别关注是有你的功劳,但是如果他只是个普通的孩子的话。先皇会保他一生富贵无忧,却也只是给盛京多了个纨绔罢了!但是他能令先皇另眼相待,小年纪就跟在太子身边办差。十五岁就被还爵。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所以,毅儿的品性心性绝对值得相信,你大可以放心,无论你们的关系如何,他都不会作出不孝之事!但也同样,他心性坚定,有主见。即便是对他有教养之恩的先皇和章翰林都不一定能左右他,而你,目前为止你们只有这层血脉之情而已!”
    “血浓于水。孝大于天!但并不代表你可以左右他!父子相处之道我教不了你,但是有句忠告却可以给你,不要试图用一家之主的身份掌控他左右他,那只能让你们那点淡薄的父子之情更加如履薄冰!”
    直到昌国侯说完。长平侯也没有说一句话。一杯接一杯的往嘴里灌酒!
    昌国侯说了那么多,他听出了一句话!
    这个世上并不是像圣人说的那样父为子纲,或者说并不是天生儿子就得听老子的!
    起码这个规矩在他与赵弘毅之间行不通!
    当然,这些做给世人看的门面,他们还是要撑起来的,但是他儿子却有无数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要想行驶父亲的权力,就要先让他们接纳自己!
    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回来的,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翌日清晨了!
    慧娘听了丫鬟的回报。说长平侯喝的醉醺醺的被昌国侯府送回来了!
    是周管家亲自送回来的!
    他一脸笑意的对赵弘毅和慧娘道:“本来让老侯爷留宿也便谊,只是我们家侯爷想着老爷好不容易起死回生。自然挂念家人。所以侯爷就命老奴送了长平侯回来!”
    赵弘毅和慧娘诚心谢过周管家,又给墨菊使了个眼色往周管家手里塞了个荷包,当做是谢意了!
    他们都知道这是昌国侯在给自家留脸面!
    毕竟,长平侯死里逃生却被儿子逼去表亲家借宿,并借酒浇愁这个传言一出,赵弘毅的名声就没有了!
    他们自然感谢昌国侯的思虑周全!
    送走了周管家,慧娘亲让长平侯的贴身小厮送了他回梓里院。
    然后吩咐厨房准备热水醒酒汤,送去梓里院。
    后来你她想了想又叮嘱碧苏走一趟梓里院,敲打了梓里院的小丫鬟们!
    省的有哪些不安分的趁长平侯不省人事惹出乱子,给全家添堵!
    慧娘想了想差不多都安排妥当,回了内室见赵弘毅一脸阴沉的坐在那里。
    她以为赵弘毅在为老侯爷的事情烦心,就上前笑着道:“娘今儿心情很好,笑容都多了,人看上去也年轻了好几岁!”
    “是吗?那以后就多与奉国公府走动走动!大舅和舅母都是很好的人!”
    赵弘毅闻言回过神来就道。
    提起奉国公府,他脸上的神色轻松了些许。
    然而,他接着就皱了眉,问慧娘:“段姨娘的卖身契是不是在岳母那里?”
    慧娘一愣,然后摇了摇头,“之前我就问过母亲了,她说段姨娘是祖母的人,后来祖母直接把段姨娘的卖身契给了父亲。而父亲早些年就还给了段姨娘!”
    赵弘毅闻言先是皱眉,然后挑眉道:“没想到当年段姨娘还挺得宠的!”
    “对了,”慧娘突然想起什么来,朝赵弘毅歉然一笑,然后对着外面叫道:“墨菊,问问泽兰回来了没有,回来的话让她过来一趟!”
    “诺,少夫人!”
    守在门口的墨菊脆生生的应道。
    “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
    赵弘毅见慧娘难得跳脱,就笑着问道。
    “有没有好消息还得等泽兰回来才知道!”
    她俏皮一笑,卖了个关子。
    一刻钟之后,泽兰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少夫人,奴婢回来了!”
    “快进来!”
    慧娘眼睛一亮,连忙道。
    泽兰推门进来,还喘着粗气,显然是刚刚回来。
    慧娘伸手翻了个茶盏,指着茶壶笑着道:“自己倒些水喝,喘口气再说!”
    “谢少夫人!”
    泽兰也不矫情。自己伸手倒了杯茶水,‘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
    慧娘见状摇头笑。
    这丫头喝茶还是牛饮,被碧苏看到又是一通念叨!
    她这几个丫鬟里。虽说碧苏最跳脱,却也是最讲究那些小情调的。
    墨菊为此总是说她矫情!
    慧娘就打趣她,以后给她找一个喜好风花雪月的才子。
    碧苏则一脸嫌弃的道,奴婢这是不糟蹋东西,那些整天吟着酸诗自诩风流的才子才是矫情呢!
    奴婢可受不了!
    赵弘毅却在一旁看着紧紧是离开几个月就已经面目全非的属下,忍不住皱眉!
    好歹他还记得泽兰她们已经是慧娘的人,内院的人都是慧娘负责。他不好越俎代庖,这才忍了没有说话!
    “怎么样,有没有消息?”
    泽兰一放下茶盏。慧娘就迫不及待的问。
    “奴婢把您的话告诉了钱大夫人,钱大夫人就立马派人去找了钱大老爷回来,又派她身边的王妈妈去找当年老夫人屋里的当差的妈妈。”
    慧娘闻言赞同的点头。
    大夫人这是双管齐下,希望能有所发现。
    慧娘想着昨晚的事情。今儿一大早就打发泽兰在她们出门以后。去钱府一趟,让大夫人帮着查一查段姨娘被卖进钱府之前的事情。
    最起码要找到她的卖身契,知道当年是那个牙婆买的她。
    “钱大老爷很快就回来了,听说是问段姨娘的事儿,钱大老爷不是很高兴。大夫人又说是跟琦娘的事儿有关,钱大老爷这才道段姨娘的卖身契一早就在官府销了档,也查不到了!他也只是以前的时候听说她是被堂叔堂婶卖了的。她从小就跟着堂叔堂婶,并不知道她爹娘是谁!而且她堂叔说她爹娘早就死了。死前把她托付给了堂叔照顾!”
    “那个堂叔叫什么?”
    赵弘毅追问。
    “钱大老爷说只知道他姓段,却不知道名字。”
    泽兰摇了摇头。
    “不过。。。。。。”
    泽兰见慧娘有些失望就连忙又道。
    “不过什么?”
    慧娘和赵弘毅立马盯着她问。
    “大夫人后来找到了在钱府容养的一个老妈妈。据她说她以前是老夫人屋里的一个小管事妈妈。她告诉大夫人。老夫人在世时,最信任她的陪嫁嬷嬷,很多事都交给她办。而那陪家嬷嬷买人都是从跟她有些亲戚关系的王牙婆那里买。”
    “那王牙婆在哪里?”
    慧娘和赵弘毅齐声问道。
    “那老妈妈说,那时候钱家还都在盛京,想来那王牙婆肯定是盛京人。据说那王牙婆当时也是小有名气的!”
    “盛京那么大,姓王的牙婆也不少!这怎么着啊?”
    慧娘皱着眉道。
    “姓王的牙婆是不少,但是却一直给钱家供应丫鬟仆从的却只有一个王牙婆。这事儿还得去找睿亲王!没有人比红衣卫更清楚盛京的情况了!”
    说完,他就起身去了外院。
    慧娘见他一刻也等不及,显然事情很紧迫,也不去烦他。
    她让泽兰回去休息,然后就吩咐墨菊让厨房给茜草院送去一份,芳君院就等赵弘毅回来再说!
    赵弘毅这一去,直到一个时辰后才回来。
    慧娘听到动静忙放下手里的书,服侍他脱了外套,然后吩咐墨菊把晚饭摆进来。
    赵弘毅这才反应过来,晚膳还没吃,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他没吃,慧娘自然也不会吃。
    想到这里,他就有些内疚,抿了嘴道:“以后晚了,你先吃饭就行,不用等我!”
    “兼之不在,我也没胃口。”
    慧娘抿嘴一笑。
    赵弘毅闻言有些动容,站在那里望着慧娘给他叠衣裳的背影,低低的道:“以后我都早些回来用膳!”
    “好啊!即便回不来,也让多福他们回来报个信儿,我让厨房准备夜宵。”
    慧娘笑着答应。
    ps:呜呜,走过路过的姐妹顺手收藏一下~!
    正文 第二百八十零章 祈愿
    长平侯府好像又恢复了平静。
    不知道长平侯在昌国侯府发生了什么,他最近几天也出奇的安静。
    既不出府走动,也不出梓里院,一个人躲在屋子里不知道想什么。
    慧娘和赵弘毅曾往梓里院给他问安,却被他的贴身小厮告知老侯爷请少爷和少夫人先行回去,这几天都不用过来问安。
    两人不明就里对视一眼,一起回了芳君院。
    慧娘后来也没有试图表孝心,矫情的继续去梓里院问安。
    老侯爷不喜欢她,说不好她这么做了还落得个心机深沉的名声。
    侯夫人回奉国公府的第三天,赵弘毅晚上回来告诉她,那几个小丫鬟准备好了并给了她一个名单。
    翌日一早,她就吩咐墨菊派人叫了牙婆进府。
    这个刘牙婆也是赵弘毅指定的。
    好在长平侯府很少买丫鬟进府,也没有固定买卖的牙婆,这样就更不容易引人怀疑了。
    慧娘一共选了二十个丫鬟,名单上的六个就混在其中。
    这些丫鬟一般大的十一二岁,小的**岁,都是正好调教的时候。
    这二十个丫头正好一个院子里五个。
    慧娘就让西子可以先挑两个看着顺眼的放在身边做二等丫鬟,等以后调教好了,在提个大丫鬟。剩下的三个也可以做洒扫丫头。
    西子一脸好奇的围着那二十个丫头转了两圈,挑了两个长得很出挑的丫头。
    这两个大约是这里面年纪最大的。一个绿色布衣,粉脸红唇,叫君兰。另一个淡粉色布衣,峨眉淡雅,叫红秀。
    慧娘见西子挑了她们,微微笑道:“西子妹妹好眼力,她们可是这二十个丫头里最出挑的了!”
    西子闻言,嘴角噙笑,得意的扫了她一眼。
    慧娘佯装没有看见。有挑了六个年级稍大些的瞿翟院、梓里院、芳君院各两个。
    剩下的那些年级小的一个院子里三个暂时做了洒扫丫头。
    慧娘回来芳君院,看着手里的那张名单,淡淡一笑。
    今儿的事情很顺利。以后她就轻松多了!
    这几天,西子来问过两次什么时候能去普济寺,慧娘总是笑着告诉她,等侯夫人回来在一起去。
    然后西子却没了之前的焦躁。每天带着两个小丫鬟在府里溜达。变着花样让厨房做新的吃食。
    这几天赵弘毅也是很悠闲,上午出府,下午很早就回来,待在内室里看书。
    直到十五这天,长平侯和赵弘毅一起去了奉国公府,接了侯夫人回来。
    侯夫人带回来了的三大马车回礼,毛皮野物,绫罗绸缎。还有些不知道从哪家送的一些土仪。
    慧娘见了就笑问侯夫人:“娘,您这是把大舅的小金库都掏光了?”
    侯夫人闻言‘呵呵’直笑。点了慧娘的鼻尖嗔道:“你这孩子,竟然打趣你大舅!”
    然后她指了那一箱子毛皮说道:“这里面有张白狐皮,你做个围脖或者大麾的领子最好不过。还有张熊皮是给毅儿的,你给他做件坎肩穿。”
    “娘,那白狐皮您留着做个暖手吧!儿媳还没孝敬您呢,怎么净从您这里拿好东西了!”
    慧娘笑着推辞。
    “这是你舅母给你的,要是娘昧下了,回头你舅母得骂我了!”
    婆媳两人一边说笑,一边回了瞿翟院。
    晚上,一家人在瞿翟院用膳,慧娘特意嘱咐了灶上的婆子,算是给侯夫人接风。
    席上,慧娘看着侯夫人紧紧过了五天,回来却好像变了个人一样。
    眉眼间轻松欢快,脸色也没有了以往的苍白,反而带着淡淡的红晕。
    那是健康和快乐的红晕。
    侯夫人心里最后一个心结也解开了吧!
    此时,她见着长平侯和西子,脸上的笑意也没有变。
    饭后,西子又老话重提,看着侯夫人问:“娘,您什么时候去普济寺还愿啊!”
    “还什么愿?”
    长平侯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今儿心情也不错,喝着茶嘴里悠然的问道。
    “是西子妹妹说是想去普济寺看枫叶。”
    慧娘笑着回答,“儿媳就说娘正好要去寺院礼佛还愿!咱们府里最近喜事连连,自然是要给菩萨还愿的!”
    长平侯闻言竟然没有给慧娘脸色,反而赞同的点头道:“这话在理,应该应该!”
    “还愿到不一定非得去普济寺,听说最近香山寺的香火很旺呢!”
    这时,侯夫人也插嘴道。
    慧娘眼角看到西子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她心里一动,“娘,香山寺确实不错,不过,您不是最喜欢听千惠师太讲经吗?”
    “千惠师太讲经是要看心情的,咱们去的急,倒是不应定能有这机缘。”
    侯夫人听到千惠师太讲经,确实很心动,但是听千惠师太讲经也不是谁都有机会听得。
    得看你有没有这佛缘了!
    “娘,您看咱们明儿往普济寺送张帖子,问问千惠师太的心意再做决定!”
    慧娘心里却觉得千惠师太不会拒绝长平侯府的请帖。
    果然,普济寺很快就有了回应。
    千惠师太答应在十月十八那天为长平侯府的女眷讲经。
    侯夫人听了自然很高兴,也就定下了那天的行程。
    赵弘毅知道了以后,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然后就出了府。
    到了十八那天,慧娘和侯夫人一辆马车,西子一辆马车,长平侯也骑马随行。
    赵弘毅则安排了一对护卫随行保护,自己送了他们离开后也出了府。
    普济寺是座百年名寺了。
    在大汉建国之前就已经久负盛名。
    最近几十年也出了不少德高望重佛法深厚的大师。
    而现在千洺住持。百悟大师和千惠师太就是普济寺的三大高僧。
    大汉朝没有国寺,普济寺是与大汉皇室接触最密切的寺院。
    像每年的祭祀祈福都是普济寺有名望的大师主持。
    而盛京的王公世家的夫人们也都信奉普济寺的菩萨更加灵验。
    不管是驱邪避凶,还是求姻缘子嗣。
    慧娘知道侯夫人答应来普济寺的另一个原因自然是为了她。更是为了长平侯府的子嗣。
    她们一行人走了将近一个半时辰,马车才慢慢停了下来。
    慧娘扶着侯夫人下来后,才看到她们站在一座巍峨庄严的寺庙脚底下。
    从这里到寺庙的大门有望不到尽头的台阶。
    侯夫人见慧娘望着台阶一脸忧愁的样子,忍不住微微一笑:“这些阶梯是佛祖对信徒的考验,只有心诚的人,才能靠自己爬上去,得到佛祖的赐福。”
    慧娘闻言忍不住撇嘴。是不是那些没有得到佛祖赐福,照样倒了霉的倒霉蛋,只要一句不心诚就可以解释了呢!
    而那些不心诚的人。则个个倒霉了吗?
    侯夫人不知道慧娘心里的不以为然,攥了攥慧娘的手,鼓劲儿道:“走吧,咱们娘俩一起上去。”
    “娘。您的身子?”
    慧娘担心侯夫人有些吃不消。
    “没事儿。娘哪有那么娇弱!”
    侯夫人摇了摇头坚持自己爬上去。
    慧娘闻言也不在阻拦,望着顶端那庄严肃穆之色的塔庙,心情也慢慢严肃起来。
    她是个无神论者,但是她却解释不通,为什么死后又在这个身子上重生。
    去经历另一个人的一生!
    她到底是在为另一个人的人生负责,还是在演绎自己的一生。
    等慧娘爬到一半的时候,她心里的所有想法都不见了!
    果然是安逸久了,这较弱的身子一点儿体力运动都受不了!
    她与侯夫人已经气喘吁吁。抬不起脚来了。
    长平侯自不必说,这些台阶对于习武之人根本不算什么。
    但是西子却也一派悠然之色。
    这不能不让慧娘咬牙决定。以后一定要锻炼身体。
    她们一行人花了半个多时辰,才站在塔庙大门前。
    当然,这大多是她与侯夫人拖了后腿。
    塔庙黑漆的门楣上过着块木头雕刻的牌匾,上面雕着‘普济寺’三个古朴大气的大字。
    用慧娘那不怎么高超的雕刻技艺来看,此牌匾绝对出自高人之手。
    普济寺大门前一片开阔的石台,石台中央摆着一个丈许宽的石鼎,里面燃着几根尺长的檀香。
    他们站了不久,就有知客僧上前见礼,“几位施主可是祈福?”
    慧娘扭头看向侯夫人。
    侯夫人笑着点头:“我们与千惠师太有约,先去给菩萨上香祈福,然后去拜见千惠师太。”
    知客僧显然是事先被知会过了,闻言笑着道:“原来是长平侯府的施主,各位请随小僧来!”
    他们一行人随着知客僧来到大殿,在佛祖面前磕了头许了愿。
    跪在佛祖面前,慧娘心里突然一片空白。
    她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心愿需要佛祖帮忙实现。
    因为她心里清楚,她的麻烦只能自己亲手解决。
    半晌。。。。。。
    慧娘才心里暗暗的祈祷,如果世上真有佛祖菩萨的话,请保佑他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祈福过后,换了个年纪较大的僧人带了她们绕道后面的厢房。
    那僧人带着在厢房后面一座单独的小院儿前停住,然后独自上前敲门。
    片刻,小院儿的木门被推开,里面是一座茅庐,茅庐门前盘腿坐着个一脸祥和安然的僧尼。
    ps:三更,求收藏,推荐,粉红~!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一张
    茅庐前一身灰色僧袍的僧尼神色安然祥和,见到她们一行人笑着起身唱了句佛语:“阿弥陀佛,香客临门,贫尼的草庐真是蓬荜生辉。”
    侯夫人稽首还礼,望着千惠师太身前火炉上冒着热气的水壶,还有石桌上烫好的紫砂壶茶具淡笑道:“能喝到师太煮的茶,是信女们的荣幸!”
    千惠师太扫了她们众人一眼,淡笑道:“那就请各位施主入座吧!”
    慧娘不动神色的扫了眼西子。
    西子却只是在进来的时候好奇的打量了千惠太一眼,然后一直百无聊赖的打量着小院儿。
    慧娘扶了侯人在千惠师太对面的蒲团上坐下。
    “你们不是想去后院赏景吗?快去吧!”
    侯夫人在蒲团上坐下,就笑着对慧娘道。
    “你带着西子些,这里人来人往的,万一被人冲撞了就不好了!”
    “那娘您自己……”
    慧娘有些犹豫。
    “我就在师太这里喝喝茶,听听佛经挺好的,不用你们操心!”
    侯夫人对千惠师太淡淡一笑,催促道。
    “那儿媳就先去安排一下厢房,待会儿再过来!”
    慧娘想着有吴嬷嬷在,她也放心,又想到赵弘毅的安排,就笑着朝千惠师太点了点头,然后带着西子出了茅庐。
    走出小院儿,慧娘回头望了眼,小院儿门楣上挂着快木雕的牌匾,简单朴素的两个大字‘草庐’。却有种柔韧淡然之气。
    最难得的是这雕琢每一刀一刻之间竟然又有着无尽的禅意,令人不自禁的沉浸其中。
    带她们来的中年僧人见慧娘好似对这牌匾很好奇,笑着解释:“这牌匾是千惠师叔手书。百悟师叔祖亲自雕刻的!”
    原来如此!
    千惠师太心性很好,她身上自有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
    受阅历影响,她到底没有百悟大师那种浑然天成的禅意与泰山崩于前的沉稳。
    “麻烦师父让人带我们去厢房。“
    慧娘笑着给中年僧人行礼。
    普济寺的斋菜也是一绝,大多来上香的香客都不会错过。
    而长平侯府来进香自然有歇息的厢房。
    “夫人客气了,小僧带你们过去吧!”
    说着,那中年僧人领先半步,带着她们往厢房走去。
    普济寺香火旺盛。厢房自然紧张,长平侯府也只是分到两间。
    无奈,慧娘只好让西子与自己一间。而另一间是长平侯与侯夫人的。
    上香过后,长平侯就独自离去,说是去见老友。
    慧娘不解,长平侯当年离开时也不过二十多岁。竟然在普济寺里有老友!
    她正吩咐丫鬟们把侯夫人带来的铺盖铺在厢房的竹床上。
    以供侯夫人午膳之后歇息用。
    现在已经入了深秋。天气愈来愈冷,出来的时候她们自然随身带了铺盖。
    “大嫂,我去后山转转了!”
    西子过来道。
    一脸希冀的望着慧娘。
    慧娘笑着道:“要不,还是我陪你过去吧,娘也说来人来人往的,万一被人冲撞了不好!”
    “不用了,我带着菲夏和君兰呢,不会有事的!”
    西子眼里闪过不以为然。却又怕慧娘不答应,连忙摆手。
    “大嫂。要不,我先过去,你待会儿忙完了在去找我!”
    最近她是发现了,在这里如果她想做些什么的话,没有这个大嫂答应,她哪里都去不了。
    也没有人会帮她得忙!
    她觉得自己迫切的得有自己的人!
    “好吧!那你自己小心点,有什么事儿让菲夏或者君兰回来说一声!”
    慧娘笑着嘱咐道。
    然后又叮嘱菲夏和君兰,“你们伺候好姑娘,姑娘要是有什么事儿,你们也逃不了!”
    “诺!”
    菲夏和君兰连忙答应。
    西子见慧娘答应了,也没有耐心听她唠叨,微微一福身道了句:“我先走了!”
    然后,提着裙子往外面跑。
    慧娘望着西子消失的背影,淡淡一笑。
    过了半个时辰,泽兰从外面进来,笑着道:“少夫人,差不多了!”
    慧娘微微点头,扭头道:“墨菊你留下吧,碧苏随我一起!”
    然后,她带着泽兰和碧苏一起去了后山。
    后山青石铺的小路上,慧娘她们遇到了往回走的周大奶奶。
    就是那天与西子相谈甚欢的周总兵的大儿媳。
    “哎呦,这不正想过去给侯夫人和您问安呢,没想到就在这里碰上了!”
    周大奶奶看到慧娘眼里闪过惊讶,连忙笑着上前给慧娘行礼。
    慧娘虚扶了一下,笑着问:“周大奶奶可是碰上我家西子了?”
    “是啊,还是上次去贵府做客的时候,西子姑娘问我咱们盛京有什么好玩儿的地方。”
    周大奶奶很自然的承认,“我就想啊,咱们女人家能去哪里玩儿,不是去别人家做做客,也就是这寺院的景色还能看看了,就告诉西子姑娘这个时候普济寺后山的枫景最好!”
    “怪不得自从那天以后,西子妹妹就总惦记这普济寺呢,原来是贪玩了!”
    慧娘这才知道西子一直想来普济寺还有周大奶奶的缘故。
    “说来咱们这里的风俗与西域那里不一样,听说西域的女人能在大街上骑马,还能跟着男人打猎。听说那里大街上打扮得招枝花展的女人到处可见!”
    周家一直把持着西北总兵的位子,周总兵更是带着大儿子常年驻守西北,自然熟悉那里的风俗。
    其实。以前世家兴盛的时候,那些真正的世家贵女也是能骑马射箭,打马球更是当时最流行的消遣。
    而随着世家的消退。女人也慢慢的被关进了内宅,开始了现在的那种大家闺秀式的日子。
    “是吗,那那里是不是都是长得跟西子妹妹那样奇特的人呢?”
    慧娘闻言,一脸兴致的问。
    周大奶奶见慧娘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说起来更加起劲。
    周家好像一直对长平侯府有种莫名的热情,尤其是西子。
    “可不是嘛,听说像西子姑娘这样还算正常的。有很多人都是金发碧眼,有的还是白头发,那些人听说小时候是白发。大了却成了黄色……”
    慧娘见周大奶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她也有些事情想弄明白,就笑着问:“不知周大奶奶在哪里看到我们家西子?时候不早了得叫她回去用歇息了!”
    “夫人不嫌弃的话,我带您过去。只是。不去给侯夫人问安……”
    周大奶奶有些为难。
    “娘这会儿正在听千惠师太讲经,我正想找了西子妹妹去接娘!”
    慧娘抿了嘴笑道。
    “那我正好随您一起去给侯夫人问安!”
    说着两人继续往后山去。
    “听说,贵府的二公子打算考今年的武状元,可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慧娘笑着问周大奶奶。
    她们在后山的一处凉亭里找到了西子,然后众人在返回去往草庐走。
    她们到了草庐时,千惠师太正好讲完经,侯夫人起身告别。
    慧娘松了口气,笑道:“还好没有迟到。儿媳竟然差点忘了时辰。”
    “你们年轻都是贪玩的年纪,好不容易出来一趟。自然要玩儿的尽兴。你要是赶不及,我自己回厢房就好,又丢不了!”
    侯夫人对晚辈儿向来宽厚,对慧娘自然更是好脾气。
    “娘,您也不怕把我们给惯坏了!”
    慧娘抱着侯夫人的胳膊笑道。
    “侯夫人您这么疼儿媳,可真是羡煞人了!”
    周大奶奶也在一旁凑趣。
    “你婆婆也疼你,小心这话儿让你婆婆听了吃醋!”
    时日不久,侯夫人自然还记得周大奶奶。
    周大奶奶给侯夫人问了安,就要离去,侯夫人挽留道:“一起过去坐坐吧!”
    “不了,我也是陪婆婆来的,偶尔碰上了西子姑娘,这才跟着绕道来给您问安,估计我在不回去,婆婆该着急了!”
    周大奶奶就推辞道。
    “周夫人也来了?”
    侯夫人笑着邀请。
    “那感情好,等午休后,让你婆婆过来说话!下晌我还约了千惠师太讲地藏经呢!”
    “能听千惠师太讲经那可是不容易,我回去一定告诉婆婆!”
    周大奶奶笑着离开!
    慧娘扶了侯夫人回厢房。
    正好,长平侯的小厮过来说慧可禅师留了老侯爷用斋膳。
    慧娘有些诧异。
    慧可禅师是百悟大师的徒弟,与千惠师太同辈。
    虽说没有千惠师太的名声大,却也是佛法高深!
    说来慧可禅师不论是在普济寺的威望还是佛法的造诣都高于千惠师太。
    只是千惠师太是女儿身,更利于在内宅行走,自然在那些深闺妇人之间的名望要大得多。
    而盛京的大部分言传都是出自妇人之嘴。
    这也就造成了盛京众人只知千惠不知慧可的局面。
    不过,慧娘能够知道慧可的名声还是缘于赵弘毅。
    只是不知他是怎么与慧可结识。
    而长平侯又是何时与慧可成了好友。
    侯夫人听了小厮的话,点了点头却是没有惊讶。
    她见慧娘诧异就笑着到:“慧可禅师喜好云游,经常不在寺里。而老侯爷当年也是在外游玩的时候偶尔结识了慧可禅师,而后一直往来。只是没想到这次竟然碰上慧可禅师在寺里。”
    既然长平侯不回来,侯夫人自然就与她们一起用斋。
    过了不久就有小僧送了斋菜过来。
    等六菜一汤摆到桌上,赵弘毅却推门进来了。
    ps:今天一天停电,好不容易找了个网吧,码了一章,先传上吧,第二更可能会晚些!
    正文 第二百八十二章 银子
    侯夫人和慧娘一脸诧异的突然出现的赵弘毅。
    赵弘毅嘴角微微一弯,讪讪道:“事情忙完了,就过来了!”
    慧娘眼睛弯了弯,掩住眼里的笑意,连忙招呼墨菊再去要副碗筷。
    侯夫人则乐呵呵的道:“还好咱们也在,要不然人都以为你是追着媳妇过来了!”
    一句话说得慧娘和赵弘毅脸颊通红。
    坐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西子,闻言也抬起头打量了他们一眼。
    然后眼里的光芒一闪而过,又低下头望着面前的素菜。
    慧娘记得西子也是无肉不欢的,而且饭量也不比赵弘毅小的多少。
    她以前很是羡慕这种怎么吃都不胖的体质。
    慧娘起身打发碧苏出去打了水伺候赵弘毅盥洗,等他在侯夫人身旁坐了,自己坐在侯夫人另一侧。
    “西子妹妹尝尝这斋饭,虽然是素食,味道却还是不错的!如果吃不惯的话,先吃些垫垫,等回了家也不会太饿!”
    慧娘见西子从后山回来就有些无精打采,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是她现在还来不及打探,只好做她不喜斋菜,略作安慰。
    西子听了慧娘的话,咧嘴对她笑了笑,道了声:“谢谢大嫂!”
    慧娘一愣。
    西子之前的态度一直很矛盾,既理直气壮的与她们住在一起,又总是带着疏离。
    仿佛与整个长平侯府格格不入。
    以前慧娘不论做了什么,她都当作理所当然。
    即便是感谢的话也总是带着敷衍。
    今儿慧娘却从她的话里听到了诚意。
    发生了什么事儿?
    西子见慧娘看着自己一副吃惊呆愣的样子。有些沉闷的心情竟然轻松了些许。
    她觉得慧娘那一脸的假笑也没有那么让人讨厌了。
    想着,脸上也跟着露出淡淡的笑容。
    斋菜很简单,众人安静的吃饭。不过一刻钟就吃完了。
    慧娘伸手给侯夫人倒了杯清水,又给赵弘毅到了杯。
    虽然只是清水,却是普济寺后山的泉水,煮开了喝在嘴里清醇甘冽。
    侯夫人呷了一口就笑着道:“怪不得人都说普济寺的茶水好喝,原来单单是清水就如此甘甜。”
    赵弘毅捧着茶盏道:“普济寺后面有一片山林,林子最深处有一处瀑布,水从哪里飞流直下。然后化成一股股的山泉,从山间流淌下来,然后再普济寺后山的无名泉里汇聚。那里幽深寂静。听说风景极美!普济寺的泉水就都是从那里打来的。”
    “那咱们下午去哪什么无名泉看看吧!”
    西子一听无名泉风景极美,眼睛一亮,脱口道。
    慧娘闻言看向赵弘毅。
    赵弘毅却看也不看西子,继续道:“无名泉地势比较险峻。所以普济寺并不对外开放。只有寺里的僧人可以进入。”
    西子闻言,眼里亮光又黯淡了下来。
    慧娘却注意到她眼珠子乱转,显然是在打什么主意。
    她看了赵弘毅一眼,没有说话。
    果然,午休的时候,西子偷偷的出了厢房。
    慧娘想着事先已经嘱咐了泽兰悄悄跟着,也就没有拆穿她,闭了眼睛继续休息。
    大半个时辰以后。西子又悄悄回来了,只不过脸色阴郁。显然是没有达成目的。
    申时一过,慧娘就去草庐接了侯夫人,与周夫人和周大奶奶告别。
    她们汇合了长平侯和赵弘毅,又从长长的台阶上下去。
    回到侯府之后,赵弘毅就被冯瑞叫走了。
    慧娘先送了侯夫人回瞿翟院,然后才回芳君院。
    她进了内室,然后吩咐墨菊和碧苏去准备晚膳,才对着跟进来的泽兰问道:“降香回来了吗?”
    “回来了!”
    泽兰点了点头,接着降香的声音就在外面响起。
    “少夫人,奴婢回来了!”
    “进来!”
    慧娘连忙道。
    降香一身花布农姑的打扮,俏生生的站在慧娘的面前。
    慧娘新奇的打量着降香的新造型,笑着问:“你这个样子回来会不会被人怀疑。”
    “奴婢跟二门处的婆子说,昨儿回家了,娘给做的新衣裳,可不就穿上舍不得脱下来了!”
    降香笑嘻嘻的道。
    “还别说,降香这样还真挺好的看的,你在你们村里是村花儿吧!”
    慧娘边点头边赞赏的道。
    降香不知道什么是‘村花’,却知道少夫人在夸她,顿时得意一笑。
    泽兰见她傲娇的样子,没好气的拍了她一巴掌,笑道:“得瑟什么,就是花儿也是长在村头的,赶紧说正事儿。”
    降香被泽兰拍的痒痒的,伸手搔了搔头,撅着嘴嘀咕:“你这是嫉妒少夫人夸我!”
    她说完见泽兰瞪她,吐了吐舌头赶紧道:“昨儿奴婢按照主子说的段家村去盛京附近的蓟县找了一圈儿,果然找到了那个王婆子说的段大成一家,但是段大成和他媳妇都已经死了!”
    前两天,赵弘毅说红衣卫竟然找到了当初往钱家送丫头的牙婆。
    好在那牙婆过了这二十多年,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但还是活着。
    而且这牙婆极为精明,每做一笔生意都会让儿子给她几下来。
    特别是钱家是她的大主顾,自然每次送去的人她都多多少少有些印象。
    一说起段姨娘,是二十年前进的府,那王婆子就从箱子底下翻出一本泛黄的草纸订的账本。
    那年她只往钱府送了一次人,姓段的倒是好几个。却只有一人被钱家留下了。
    很快她就找到了记着段姨娘的那一条,指给来人看。
    段氏宛如,盛京蓟县堰流镇段家村人。父段大成,天启二十一年十月二日买入,十月十日送入钱府,死契。
    王婆子直拉着来人说,段大成说家里遭了灾孩子多,揭不开锅了,求我把这大妮子卖了好人家。省的在家里挨饿受苦。
    来人就道:“恩,那人已经当了姨娘,成了半个主子了!”
    赵弘毅从睿亲王那里得了这个消息。就跟慧娘借了降香,然后跟自己的一个手下,当天中午就快马去了蓟县。
    直到今儿下午才赶了回来。
    对于这个消息,慧娘心里有了猜测。倒也不是很惊讶。
    毕竟这个时候的人都不长寿。
    要不然五十以后就能做寿呢!
    五十以后就算是长寿了!
    就连段姨娘都四十岁左右了。更何况段大成了。
    “那段家可还有其他人?”
    慧娘只是沉默了片刻继续问道。
    “段大成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据说他大儿子比段姨娘还要大几岁。”
    降香很快回答道。
    “奴婢就找了段大成的儿子段来福。当奴婢说是打听段宛如的事情时,他却一口咬定段宛如是他的亲妹妹,段大成的亲女儿。还说段宛如被他爹娘卖掉心怀怨恨才不认他们的。”
    段家人对段宛如的身份讳莫如深!
    “段大成的小女儿叫什么?”
    泽兰这时插嘴问道。
    “叫段翠兰。”
    降香回道。
    “两个女儿一个叫宛如,一个叫翠兰,在加上个段来福,一听就知道不是一家人了!”
    泽兰摆手道。
    “这倒也是,但是这不能拿来说明段姨娘不是段大成的女儿。”
    慧娘无奈道。
    “奴婢最后没办法,见他们一家过的挺拮据。光小孩子也四五个,穿的破破烂烂!而且段来福的那媳妇很有意思。盯着奴婢眼珠子乱转。奴婢就拿了五十两银子放在他媳妇面前。”
    说道这里,降香抿嘴一笑,怪声怪气的道:“那婆子两眼冒光的盯着奴婢是手上的银子走,恨不得一把就抢过去揣在怀里。”
    奴婢就趁机又问:“段宛如真的是你爹的亲生女儿?”
    段来福脸色很难看,扭着头不肯看他们。
    他那媳妇却扯了他的衣裳,不以为然得道:“婆婆以前不是说过,你那大妹子是你们的一个远房亲戚送来的。婆婆还说她白吃了咱们家的十几年饭!”
    “你胡说八道什么,那是娘说气话呢!你也信!”
    段来福有些恼羞成怒,梗着脖子吼道。
    他媳妇撇了撇嘴,不屑的道:“你蒙谁呢?当初你娘把她卖了的时候,你爹还说当初那家人把孩子托付给你们家的时候还给了他几十两银子,要不然你们家肯收才怪!要不是你娘偷偷的把银子贴补了娘家,再加上你那不争气的二弟败家,咱们家怎么会过成现在这样子!”
    “我告诉你啊,今年咱家连过冬的粮食都没有了,你那二弟冻死饿死我也管了!咱家好几张嘴吃饭呢!再说大娃子也该娶亲了,你拿什么给他讨媳妇!”
    段来福被他媳妇这般一说,脸色也露出了为难之色。
    他自己吃苦受罪没关系,家里的几个孩子吃不了苦。
    别说给大儿子讨媳妇,就是今儿年过冬没有粮食,说不好几个孩子就能跟着冻死饿死。
    而且他那个好吃懒做的二弟,虽然怒其不争,却不能不管他。
    降香见段来福被他媳妇说的有些松动,就又从怀里掏出五十两银子,笑得一脸无辜善良,
    “只要你把你们知道的都说出来,这一百两都是你们的!”
    说完,还冲段来福的媳妇使了个颜色。
    段来福媳妇见到足足有一百两,她这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银子。
    有了这一百两银子,不仅今年的冬天不用愁了,儿子的媳妇有着落了,他们家还能买些地,再起一个新院子……
    她仿佛看到了自家美好的新日子。
    想着,她就无法忍受这眼看就要到手的一百两银子从面前飞走。
    她回身抓着段来福的衣裳道:“如果你宁肯让孩子们挨饿受冻都不肯说的话,我就一头撞死在你面前!”
    ps:大家还有票票吗?
    正文 第二百八十三章 身世
    段来福看着自家婆娘脸上认真的神情,一阵揪心。
    他知道自家婆娘有很多的毛病,嘴碎,爱贪小便宜。
    但那也是让穷日子给逼得!
    其实她对自己和孩子还是很好地。
    只要家里有口好吃的,总是可着他和孩子们,自己都舍不得吃一口。
    都怪自己没本事,拖累了她,让她跟着自己没过一天好日子。
    难道今儿还真的要为了件几十年的陈年旧事逼死自己的婆娘吗!
    可是他又怕自己真说出来,就跟爹当年嘱咐的一样,会给家里招灾。
    想着脸上就露出了犹疑之色。
    降香看着段来福一脸的犹疑,觉得这个人还不错,不会见钱眼开。
    而且他最关心的也就是家人的安全。
    这般想着,降香脑子一动,说道:“如果我说即便你把事情告诉我们,我们主子自然会包你们平安无虞,你们可能不会相信。但是你肯定这件事情除了你之外没有别的人在知道了吗?如果到底还是被我们查到了,你们又能拖得了关系?”
    降香见段来福脸色一变,接着又道:“当然,据我们得到的消息,你们一家都是本分的庄稼人。就是当年收留了段宛如,也没有帮她做过是什么坏事儿!官府从来是有规矩的,只要你们没事儿自然不会找你的麻烦!”
    “说句不好听的,就你们家这样。还有什么值得别人算计的!”
    降香故意一脸嫌弃的打量段来福家四处漏风的房子。
    段来福被降香说的一阵尴尬,但是他又想到当年听他爹说过,还有另外一个孩子别送到了别人家。
    既然他们能找到自己家。也说不好就能找到那家人。
    这个女娃说的也不错,谁也不能保证那家人会守口如瓶。
    再说,他们家除了这几个娃,是连顿像样的饭都没有了,谁会来算计他们啊!
    这般想着,再加上婆娘的相逼还有那一百两银子的诱惑,段来福颓然的点了点头。
    慧娘和泽兰听到这里眼睛一亮。追问:“他说什么了?”
    降香神情一肃,正经的道:“段来福说段宛如是他爹的一个同族的远房亲戚托付给他的。。。。。。”
    段来福说当年他爹的一个出了五服的堂哥在一个大户人家里当管事,得到了家主的赏识。日子过得很滋润。
    而他爹就从蓟县跑到盛京想求那个堂哥给他在城里找个活儿做。
    那堂哥倒也没有推辞,真的在附近给他找了几个活计。
    一来二去的就熟悉了起来。
    后来有一天,他那堂伯就让他不要来做工了,还求他爹把他不到一岁的小女儿带走。
    他爹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而且他家里也不富裕自然是不想要这个孩子。
    但是他爹是个厚道人。堂伯又帮了他家那么多忙,他爹自然不好意思拒绝。
    他堂伯才说他主子家很可能出了事儿,他们这些做下人的也很可能逃不了,但是他的孩子还这么小,不忍心让她跟着爹娘遭罪,求他爹就这孩子一命。
    还给了他爹六十两银子说是当做这孩子的这些年在他们家的花用,剩下的算是谢礼。
    他爹一听就吓坏了,看着那个躺在襁褓里的孩子也是不忍心。再说还有六十两银子拿。
    说起来他们庄稼人一个成年人一辈子也花不了二十两银子,一个女娃娃好吃好喝好穿的供着十两银子也尽够了。
    养个十几年就嫁出去了。到时候在添置几两银子的嫁妆。
    他们家还能落下大半儿,以后家里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段来福还说是他爹的堂哥堂嫂把孩子抱出来送到一处客栈里的。
    当时还有一个男人在,听说是那个堂嫂娘家的人。
    那个男人接走了他堂伯家的大女儿,是个跟他一般大的孩子。
    跟随降香一起来的人一听段宛如还有个姐姐,心里一动就问道:“你怎么知道那段宛如就是你爹接回来的那个孩子?”
    段来福立马就道:“宛如左手手臂上有个红色的胎记很好认的。我爹还说如果堂伯想着如果她们姊妹有一天能够相认的话,就说她们姐姐脖子上有个青色的胎记,妹妹左手手臂上有个红色的胎记。”
    “只是这样,难道没有留下什么信物之类的?”
    段来福一愣,“信物?”
    他想了片刻,突然拍手道:“对,还有个玉佩,听说是一对儿的!”
    降香奇怪的问:“你们家既然都把段宛如卖了,怎么还会让她留下那块儿玉佩。”
    段来福更是尴尬,脸被臊的通红,支吾着道:“我爹说那是宛如的信物,用来跟家人相认的。谁都不能动!”
    降香这才明白,估计段来福的娘亲怕把玉佩卖了被人发现,来找他们。
    再加上段来福的爹坚持不准,段宛如这才留下了那块玉佩。
    慧娘听到这里也明白了,之前从赵弘毅那里知道琦娘当时可能是留了个心眼,就把那玉佩留下了。
    红衣卫也发现那个玉佩的款式很像是一对儿的。
    这样说来,玉佩的另一半在段姨娘的那个姐姐手里。
    降香又问段来福那个孩子是哪一年接来的。
    “天光三十三年!”
    段来福记得还挺清楚。
    他爹把孩子接回来不久,那家主人就去世了,把他们一家吓得不行,后来慢慢没有了动静,他爹以为事情过去了,还有去过盛京一次,打算再去看看他堂伯。
    可是他爹发现他根本就进不去了,自然也找不到堂伯。还差点被人抓起来。
    打那儿以后,他爹再也不敢去了。
    “天光三十三?</p>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