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诸位爱卿,写两千字的议文

小说:昏君哪里跑  作者:唐不苦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谢万岁!”
    气势恢宏的金銮殿上,百里棠端端正正,坐在上边,大得夸张的龙椅上。百里棠用眼神,往下扫了一圈,随后站了起来,往下边走去,并念起了一段他前世,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
    “圣人云: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正是出自宋朝王应麟的《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当然,这个世界也是没有的。
    文武百官,都在静静地听着,表情异常恭敬。至于他们心里想什么,百里棠不知道。
    也许这会儿都在心里鄙视他吧?
    陛下您数月未上朝,就跟我们文武百官讲这些,连黄毛小儿都懂的浅显道理?
    这些道理,是张东正写出来,让您背的吧?倒是背得同顺口溜一样通顺……
    百里棠要给文武百官们讲《三字经》吗?
    也许吧!
    百里棠一边走,一边在记这些面孔,他没有走到队伍的末尾,走到中间时,他便不再继续念下去了:“梁太师!”
    “老臣在!”这是一位胡子发白的精瘦老人。他的前面是丞相……
    “你觉得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呢?”
    在场的,哪怕是武官,都知道百里棠这话里有话,昨日梁太师的外孙,也就是二皇子,命人把一个四岁的小男孩扔进池子,还围在池子四周,不准人家上来一事,早传开了。
    而那小男孩,正是晁澜的儿子。
    如今,百里棠又跟晁洪达成某种利益关系……
    昏君,要借题发挥了么?
    “老臣坚持人性本善论,若孩童幼时,不加以教导,只怕将来不成器。”他没说受环境、受人影响,因为那是扇自己耳光。
    立马有人反驳梁太师,正是林太尉:“启奏陛下,老臣觉得人性本恶!有些人,小小年纪,便一身恶习,仗着自己身份,便恃强凌弱……”
    “臣也附议!”
    “臣也附议!”
    林太尉的人,自然同意他的观点。
    见此,百里棠乐了:“这样吧,同意人性本善的爱卿站一边,同意人性本恶的爱卿站一边。”
    百官们此刻的心里,想必更加鄙夷百里棠了吧?
    您回来数日不上朝,一上朝就做些儿戏之事?讨论这些有何意义?国库亏空,那么大的问题,都不处理……
    鄙夷归鄙夷,他们很快就站成两队。
    “诸位爱卿,可得记住自己的阵营了?杨公公?”
    “老奴在!”
    “准备纸笔,让他们签上各自的大名。”百里棠继续说,“回去后,每位爱卿就此题,写两千字的议文,不可引经据典,需阐述自己的观点,且观点鲜明。明日早朝,朕,抽查!”
    爽!
    太特么爽了!
    没想到,会有这样一天,以前他写论文……
    你百里棠是觉得爽了,可文武百官们的心里,更更更加鄙夷你了——昏君!!!
    “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蒙放也在朝堂之上,他猛地给张东正使眼色,后者假装瞧不见。反正这两千字的议文,对张东正而言,无甚难度。蒙放就不同了,他是武将。
    “蒙爱卿,朕看好你哟!”
    蒙放:“……”
    张东正:“启奏陛下,微臣和蒙将军皆无异议。”
    蒙放:姓张,回头弄死你!
    “那便这般愉快地决定了。”百里棠道,“诸位爱卿想必已有所耳闻,朕此番视察民生,可谓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九死一生也。西云县的贾施道,利用天理,巧妙引天雷……也算是朕命大。后来薛家反了,薛家的罪行,朕便不再多说。待朕灭了无涯峰的山贼之后,猜猜朕又遭遇了什么?”
    没人说,大部分人也不关心。
    “呼爱卿,你来说说,朕在大秦河畔都遭遇了什么。”
    呼振南已经押解薛帆回京了,他从人群当中站了出来:“回禀陛下,您当时化名余棠先生,在一酒馆里当伙计,还卖烧鸭。当您带人,拿着烧鸭到街上宣传之时,发现翠怡楼的头牌,楚楚姑娘,在歪曲军中大作《霸王别姬》。”
    “管理青楼的爱卿何在?”百里棠厉声道。
    “微……微臣在!”从后面出来了一个胖子,这个胖子,是户部的官员,只怕官阶不高。
    景国的青楼,有官营——户部管理,也有取得经营资格的私营。若按等级分,最普通的叫“瓦子勾栏”,其次是带有各种设备的酒楼、茶坊;高级的,有戏班、舞蹈等,由官营的叫“官库”。私营的也有高级的,比翠怡楼。
    历史上,禁青楼的朝代极少,因为这是国库收入的一大来源。
    “你可知,朕的两位皇贵妃,每月俸禄是多少两银子么?”
    “数……数百两……”
    有清史记载:皇后每年可以拿20两黄金和2000两白银……
    若非百里棠回到宫里,了解到这些,他真不知道……原本以为,他的贵妃们,每个月都要花好几千两的。反正,以前看的古装剧,都是这么演滴——皇后的一支簪子,都值上百两……又被电视剧骗了。
    “那你又知,翠怡楼的头牌,楚楚姑娘的一夜,值多少两金子吗?是五百两金子!”百里棠生怕他们想象不到,补充了一句,“要用担子去挑!!”
    户部尚书等其他户部官员,已经出来并跪下了。这些事他们又岂会不知?
    “诸位爱卿,你们觉得,此事该如何解决?是什么原因,助使这些原本可怜的青楼女子,如此的嚣张气焰?居然胆敢诋毁朕,诋毁景国军人!诸位爱卿,究竟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需不需要去感化她们?全部封了青楼?”
    鸦雀无声!
    刚刚他们还在心里鄙视百里棠,这会儿全哑巴了。
    “王丞相,范丞相,你们是对朕不满吗?作为朝廷的肱股之臣,怎么一句话都没有?”左右丞相,均年过五十,都是极为爱惜自身羽翼之人。
    今日,朕,便拉你们下水。
    “老臣!”
    “老臣!”
    “全凭陛下做主!”
    “那朕便依二位爱卿所言,一刀切,关掉所有青楼?”
    想打太极是吧?
    关闭青楼,后果将有多严重,你俩掂量掂量!
    王丞相站出来,聪明如他,仿佛早已看穿了一切:“启禀陛下,老臣建议,可提高对青楼的税收!”
    终于有人替朕说出口了么?百里棠心道。在秦河府时,他便有这个打算。废了这么多话,其实可以由他一人说了算。可他不想背负这个骂名啊?
    “老爱卿,你这是想要通过压榨这些可怜的青楼女子,来增加国库收入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