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刺客

小说:布衣青云  作者:几回春秋
    “恨见君晚!以前从来没有人对我说过这些话!”
    张九皋心灵被触动,握着高辰的手,感慨良深。swisen.com
    一个三品大员,对一个流外官说出“相见恨晚”的话,这是最大的认可。
    可高辰却有些心灰意冷。或许,只是时机未到。他要选择“膏肓”所在,对症下药。
    “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高司户言语华而不实、夸夸其谈,难免有此嫌疑。”
    就在这时,县丞郑伦发出不和谐的声音。
    他不能看着高辰被张九皋器重,想办法反驳。
    昔日宴会,历历在目。使得高辰人人称赞,他们父子沦为笑柄。那一日,是他的耻辱。
    他却不知道,高辰也将那日的宴会视为奇耻大辱。
    郑辙敢当众用酒杯砸他,就是看不起他布衣。如果他身穿紫衣,郑辙是否敢辱骂他的家人?
    “我用圣人之策,何来华而不实一说?我用警世的话语,怎么能说是夸夸其谈呢?”
    高辰毫不犹豫的反驳郑伦。
    据高辰所了解,即便是谢斐任期满,郑伦也很难成为县令。因为郑伦没有参加过科举,没有及第的功名,更不是士族出身。吏部铨选进士、明经及第者,绝对有候补之才。须知,虞城乃中原大县,非边疆小邑。
    “自古哪有下吏对长官这样说话的?”
    郑伦见高辰敢与自己面折争论,顿时大怒。
    “高司户所言为实。我不明白,你一个穿青服的,为何敢在我面前发怒?”
    张九皋面色一变,也不问郑伦的身份,就向他斥道。
    太守游诸县,一是为了巡查,二是为了立威。
    让诸县官吏好好看看自己,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发号施令。
    当众拂他面子,自然让张九皋不悦。www.83kxs.com
    “属下言语有失,请太守恕罪。”
    虽秋,郑伦一瞬间汗流浃背,连忙躬身下拜。
    谢斐也是连忙向张九皋赔罪,暗骂郑伦愚蠢。真以为自己稳当县令了?
    试士属礼部,试吏属吏部,以科目举士,以铨选举官。
    没有功名,在风口浪尖上一定要格外小心。
    得罪了张九皋,即便是被吏部上调为县令,张九皋上参你一本,你也得乖乖回家种田去。
    “哼!”张九皋轻哼一声,不再理会郑伦,向高辰索求道:“小友这篇文章可否赠与我。此清丽脱俗的文章,应传遍天下。”
    “此文已赠太守,自不会再要回。太守能收下此文,也是我的荣幸。”
    高辰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老夫年近花甲,不曾想今日得了一个忘年交啊!”
    张九皋开怀一笑,然后向高辰问道:“文章还不曾命名,请小友赐名。”
    “爱莲说!”
    高辰字字珠玑的说道。
    “善!”
    张九皋点头,谨慎的将《爱莲说》收入怀中。
    “小友才华横溢,今年郡中考试,必难不倒你。届时我便奏你为品官,在郡中任职。你可以随时参加科举,举荐的名额,我一定会为你留着。”
    而后,张九皋向高辰保证道。
    他称高辰为“小友”,属于私事。他若当众调高辰入郡,便是以权谋私。
    若年底流外官的试判,高辰力压整个雎阳郡的流外官,他就可以合情合理的将高辰奏为正式官员。
    “谢太守赏识,属下感激不尽。”
    高辰拱手谢道。
    有张九皋这句承诺,他“于路献文”的目的就达到了。
    遗憾的是张九皋并没有心去改革雎阳,打压士绅的心思,这才是糜烂的根源。
    如果明年入郡中,那他的视野将更为开阔,说不定会不再迷茫。
    “好,我要去查阅虞城籍帐。小友与我同行。”
    张九皋向高辰说了一句。
    其中最不好受的是郑伦,明年高辰若是调入郡中,他想报仇,无疑是痴人说梦。
    但是高辰有张九皋庇护,他又能怎么办?
    捶胸顿足,亦或者伺机报复?
    张九皋、高辰一行人来到县衙之后,查阅各司籍帐。
    土地兼并这种事情,张九皋必定知道。但是他也毫无办法,因为这是没办法禁止的事情。对于这种事情,他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想要阻止土地兼并,必须从皇帝、宰相开始,然后打压宗室、贵族。
    这么大的决心,唐玄宗早已不在。
    张九皋阅历丰富,自然明白其中的曲曲折折。
    次日,张九皋以秋收在即为由,出城视察田地,观今年收成。
    张九皋再次带上高辰,与诸官吏一起,来到城外。
    这次出城,张九皋并没有将他带来的郡吏,步骑士兵带上。
    随行只有十几人,都身穿便装。
    “诸公便衣出行,难免有失。我下令县兵保护诸公。”
    见张九皋出行不领兵士,谢斐劝谏道。
    “《唐礼》规定,宰相出近门不得带兵士,以免扰民。我又不是‘弄獐宰相’,出门兵仗千百。我只是太守而已。”
    张九皋斥责道,言语别有用心。
    “太守,小心隔墙有耳!”
    雎阳别驾连忙提醒张九皋。世人皆知,谁做了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弄獐宰相是指谁?但人人三缄其口,守口如**。
    “唉!走吧!”
    张九皋听后,叹了一声,然后带着高辰等人出城去。
    城外田地一望无边,秋天即将将粟米镀上一层金黄。
    一众行走田边,不时停下驻足观看。
    “今年夏天整个雎阳只零星下了几场小雨。没想到粮食还如此饱满。”
    游行数里之后,张九皋满意的点了点头。
    “全靠孟渚泽和汴水的养育。今年一定又是穰穰满家。”
    谢斐笑着回应道。
    “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犹如梦一场啊!”
    置身于田地之中,张九皋抚须说道。
    他是亲身经历了整个盛世,开元前的先天年间,开元后的天宝年间,简直是云泥之别。
    一众官吏皆含笑,迎合张九皋的话。
    没有一人感受到太平盛世背后的危机。
    高辰看着这些膏腴之壤。
    盛极必衰,这是常理吗?
    只恨皇帝不能居安思危,有时思无。
    不,他想挽留。
    “沙沙沙……”
    就如秋风吹叶的声音一样,忽然间,高辰面色一正。
    同时,诸官吏露出了惊呼之声。
    只见不远处粟米从中,五人伏身而起,向他们冲来。
    清一色的灰色紧身服,斗笠蒙面,手提刀剑。
    穿者打扮告诉着高辰等人,来者不善。
    有刺客!
    但护送张九皋来虞城的士兵并没有跟随来。
    (本章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