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四十四章 风寒升明月

小说:到地球去  作者:月影佳木
    陆千尘在峣山五散观陪着书痴下了三个月的棋后,终于忍受不了书痴无休无止的下棋纠缠,也不等丐隐回来了,也不想与书痴进行玄符上的交流了,寻个空,偷偷牵着‘滚蛋’逃出了五散观。()
    他骑着‘滚蛋’一路狂奔,来到西山脚下时,却碰巧遇见了真真一行人。
    真真虽然在路上将应婆婆的事讲了个大概,但或许是由于‘滚蛋’奔跑得太快,真真讲到二先生时,他并没有听清。因此陆千尘心中有很多疑惑。
    当二先生与应婆婆在小庙前停下时,陆千尘终于想起了这位老者——当初在书院后山,就是这位老者与一位农夫送他通灵血糯的。
    陆千尘躬身一礼,诚恳道:“晚辈陆千尘见过两位前辈。”
    应婆婆没有理采,看着山下的小城及远处的大海出神。
    二先生回首,对陆千尘微微一笑道:“小师弟,我们真是有缘,没想到这个时刻我们还能见面。”说完,二先生取出一块玉简递给陆千尘道:“这是我毕生所学心得,希望对你今后的修行有帮助!”
    陆千尘接过玉简,一脸茫然。
    他将二先生称他为‘小师弟’听成了‘小兄弟’,所以也没有太大的惊异。
    没待陆千尘问话,应婆婆忽然道:“真真,你俩下山去吧,我俩想单独呆一会。”
    真真与陆千尘对望了一眼,便携手走下了山顶。
    …… ……
    这里的风有些寒冷,还夹带着海的气息。
    应婆婆有点贪婪地深吸了几口气,喃喃说道:“好多年没闻过家乡的味道了!”
    或许是吸入寒气的缘故,应婆婆接下来不停地咳嗽,咳得腰都直不起来。swisen.com
    一缕血丝从她嘴角溢出。
    二先生搀扶着应婆婆坐在小庙前的石阶上,拿出那方汗巾拭去她嘴角上的血丝。
    “其实,家乡的百姓从未忘记我们,”二先生将应婆婆揽进怀里,轻声道:“只要人类尚存感恩之心,社会就有希望!”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或许你是对的吧,”应婆婆靠在二先生肩上,懒慵地闭上眼,喃喃道:“……可是,我已经听见了光明神的召唤……”
    …… ……
    一轮明月自山顶缓缓升上天空,光辉洒向山下小城。
    滨海城内久病的病人忽然感觉到轻松了,从久卧的病榻上站了起来;垂垂老人忽然年轻了,感觉充满了活力;年轻人如沐仙露,更加朝气蓬勃。
    惊喜之余的人们寻找突如其来的恩泽之源,便发现了天空中的蓝月,正在熠熠生辉。
    月之辉,照在他们身上,让他们身轻体健,心旷神怡!
    成千上万的民众对着天空中突然出现的圣月,焚香谢恩,虔诚叩拜。
    香烟缭绕中,圣月的光辉渐渐淡去,最终一声轻微的碎裂声响起,蓝月消失,天空中却掉下一个人来,直落山丘‘不离不弃’庙前。
    …… ……
    陆千尘与真真站在山下,忽然看见天空中升起一轮明月,心中便产生了不祥预感。
    当明月碎裂消失,天空中忽然掉下一个人时,俩人大惊,急忙朝山顶奔去。
    待二人气喘吁吁来到那座小庙前,却见一位中年人站在台阶前发愣。
    相互依偎的二先生与应婆婆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粉化!
    陆千尘赶紧拽着真真‘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响头。
    一阵风起,二先生与应婆婆已经化作两捧白灰,一方汗巾却自空中悠悠飘下。
    汗巾上绣着翠荷白莲,绣着两行字: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
    汗巾上还有血渍。
    陆千尘接过汗巾,略一思考,便对真真道:“前辈的意思应该是让我们以汗巾将他二人合葬!”
    两人跪在石阶前,铺好汗巾,将两捧骨灰捧进汗巾之中。真真格外细心,将石阶上哪怕最细微的骨灰都从砂砾中拣起,吹干净,再小心翼翼地放入汗巾中。
    两人将汗巾包好后,发愣的中年人忽然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出几道剑气,在庙旁的一颗松树前挖了一个墓穴,然后开口道:“就将两位前辈葬在这里吧!”
    陆千尘依言将那包骨灰葬进了墓穴之中。
    中年人对着墓穴躬身三拜后,转身下山去了。
    陆千尘拽着真真对着新筑的坟墓三叩首,起身时,成千上万的百姓已经涌上了山顶。
    …… ……
    书院后山,夫子闷头抽着旱烟,大先生满脸悲戚地垂手立在一旁。
    “你不必懊悔,”沉默良久,夫子开口道:“其实不弃与应不离已经是寿元将尽之人,俩人最终能够共同殉道,彼此不分地合在一起,未尝不是合了他们的心愿!”
    大先生不解道:“二师弟夫妇早已合道,两人寿元至少千岁朝上,两人至今也不过四五百岁,怎么现在就寿元将尽了呢?”
    夫子摇头道:“你有所不知,不弃夫妇二人当年在滨海抗洪,皆身染寒症,加之痛失爱子,悲伤过度,那时候就伤了寿元根基——精魄。不弃加入我书院后,我虽然竭力给他调养,但他钻研卜算勘舆术,泄露天机,又折损寿元,所以到如今,他的精魄其实已经油尽灯枯,寿命时日不多了!”
    “原来这样!”大先生喟叹道:“早知这样,老师您当初就应该阻止他钻研什么卜算勘與术,二师弟也就不至于英年早逝了!”
    夫子瞪了大先生一眼道:“诸诤啊,人的最大悲哀就是不能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力,只要他能承担选择后的后果。我们如果干涉弟子的选择,就是迂腐反动,希望你不要成为迂腐反动的典型!”
    夫子的话够严厉的了,大先生听了,额上冒出一层冷汗。
    大先生离开后,夫子自言自语道:“一时纯粹容易,可一世纯粹却世间少有啊!”
    …… ……
    叶子清回到平京城后,立即上书辞去了仙吏司丞一职,回羽山剑宗去了。
    他在应婆婆的领域中有所感悟,准备闭关苦修,寻求境界上的突破。
    (本章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