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山在那里B

小说:旷古绝今一樵夫  作者:能慧
    一五三持之弘,行之忍
    ~~“来呐!”
    慧能还未近身,五祖便笑盈盈的主动招呼了。
    “大师!”
    ~~五祖出现山顶,慧能刹那就意识到此绝非偶然相遇,一时入山以来那满满的内里感激,全都倾注在这一发自肺腑的称谓了。
    “叫师父吧,你这个弟子,我心里早认下了。
    但眼下你还得是行者,
    还得安心碓房,
    还得好好跟智先师父学,
    其他的,我自有打算和安排。”
    “师父,弟子记下了,弟子这里叩首了。”
    五内交感的慧能,当下唯有一拜深深。
    “走,那边有个好去处,我们坐下慢慢聊。”五祖双手扶起了慧能
    草甸北坡,虽是万丈峭壁,但其凹凸之地、石隙之间,却是长满了杂木,一样的郁郁葱葱里,其顽强的生机,更有一种傲然勃然的铮铮气势。
    山颠之旁,几株大树铁干铜枝,叶片茂密,下荫之处的大青石光滑明亮,显然是人常来驻足的见证了。
    “把这衣服先披会儿,小心着凉了。”
    虽已仲夏,但山颠早晨的荫处,还是有些凉意的,况人刚刚飞奔疾步呢~~五祖的关爱,使慧能不仅深感大师慈父般的温煦,且那亲切,一下更是消除了人首次单独面对的种种顾虑。www.6zzw.com
    “姓卢名慧能,
    你这名还真有点儿法号天然的意味呀,
    父母起名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说法?”
    刚一坐下,五祖便拉家常般的展开了话题。
    “师父……”
    慧能随之一五一十将名字的由来等一股脑全都讲给了五祖。
    “人先慧后能,这慧不易呀,而能就更难了,
    但我相信,你不会辜负先考一片苦心的;
    且我更是相信,于己慧能,于人能慧,或真就是你有缘佛法的使命吧。
    这名好,这名好啊!”
    大师唏嘘感慨之后,接着更是相见赤诚了:
    “你知我名的由来和所义吗?”
    慧能望着五祖,摇了摇头。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何以乐山呢?”
    大师仿佛自言自语,又好像于人刻意在问。
    “师父,仁者人也。
    弟子理解,为人之仁在其胸襟,在其容与,这和大山宽厚蓄养的品性相类相似的吧。
    子曰:‘视其所以,人焉瘦哉。’
    知人所好,亦可知人,所以仁者乐山,乐山者仁也。
    人那‘高山仰止’,或亦此中德行的由衷赞叹吧。”慧能想想后答到。
    “山之宽厚,山之蓄养,其中的容与,更容与里于形形色色物类的忍默,唯在一个大呀!
    而佛法直指诸法实相,人自觉诸法无得,于之不住,谓之法忍,
    此忍之持,亦惟时空弘大之观为前提的吧?”
    慧能点头之中,五祖接着又言:
    “因此,佛法修为之要在慈悲为怀,忍辱为行,
    此弘大的胸襟和器量,是不是和大山容与忍默的品性亦相类相通的呢?”
    “当然,师父。”
    慧能似乎有省之中,五祖更是至心与言了:
    “慧能哪,
    弘大如山,法忍如山,
    为人为事持之弘、行之忍,因此恩师赐我弘忍,
    这不仅是他老人家于佛法修为的理解,亦是于我殷殷的期望啊!”
    听到这里,慧能更是明白五祖的言外之意了,这是在教导人不仅要有成佛作佛的弘大志向,更要学做一个襟怀宽厚容与之人,而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在这一过程之中学会忍默的态度更心境……
    五祖与之的平等更忘年的真挚,当然令人感动和感激了;
    五祖的教导,更有过来人愿为成就的良苦用心……
    但自己又的确认为,
    人,只要有得般若之智透彻了诸法实相,那一切寂灭无住生心之中,人反应该尽可能释放生命而成就自在的人生,此因寂灭而存在里的其它一切,是不是还真就有些无足轻重更无关紧要了呢
    于是,面对至心的五祖,慧能想想之后更是襟怀坦诚了:
    “师父,弟子于忍之一字,有些难以理解,更难接受。”
    “说来听听?”
    “师父……”
    慧能开口之时,又顿觉有些为难了。
    “没关系,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为师所重,不但在你的思维,亦在你的言词犀利呀!”
    弘忍不仅鼓励真诚,且也道出了内里的赞赏所因
    “师父,弟子以为,般若即是大吧,
    此大之中惟容惟与,弟子有些不明何来相忍;
    此大之中一无所得,弟子更是不解又忍什么。
    巍巍山岳无私容与蓄养万物,若多一个忍字,是不是反看小看低了山之荡荡襟怀、落落品性了呢?
    那一个大字,于中是不是多少已有些折扣了呢?”
    大师的胸怀,当然叫慧能直言不讳了。
    “还真有道理呀!”
    慧能的此疑此问,又一次触动了五祖内里不意之深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